做记者的也都是人精,认错人的误会被指出来,谁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反而镜头一转,就有人看到了楚榆打着石膏的右手。
太明显了,江主任特意嘱咐她要将打石膏的右手放在桌子上,为的就是给这些人看。
果然……
第一个问题问过来:“楚榆同学,你右胳膊打着石膏,看起来很严重,是受伤了吗?”
侯奇也发现了,他一下子就想到门卫大爷说的话。
“楚榆同学,恭喜你获得今年全国理科状元,我是省台的记者侯奇,今天想给你做个专访。在来之前我听说你的胳膊在高考前就受伤了,没想到伤得这么严重,请问你高考有没有受到影响,你是怎么参加高考的?”
“带伤参加高考吗?”
“带着石膏可以写字?还是有其他的办法?”
“楚榆同学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大家?”
“楚榆同学,据说你是几个月前才插班进入益群读书的,短短不到几个月的时间,你是怎么弥补从初中到高中的知识空缺,并且一举获得全国状元的高分的?这其中有没有什么秘诀和故事?”
“楚榆同学,你知不知道自己考出七百零三分的高分,是历届高考的最高分,对于自己能考出这么好的分数,你有什么想说的……”
“楚榆同学……”
一个个反应过来的记者迅速把楚榆包围。
大家都是吃这一行饭的,谁都不会谦让谁,都想成为第一个采访到楚榆的。
尽管楚榆的很多事江主任都已经告诉这些记者了,但他们还是想要从楚榆本人口中听到具体说法。
闪光灯咔嚓咔嚓,录像机也架设在旁边。
这下楚榆不想出名也没办法了。
“对,手是在高考之前就受伤了,出了意外,有一辆外地来的汽车撞到了我。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右手不能写字,我还有左手可以参加高考。”
“至于学习方法,我喜欢把一门科目系统学习,通过知识框架辅助记忆……”
“能考这么多分的感想……其实没什么感想,不过还是很高兴,高兴自己的付出有了收获,也很感激学校和我的母亲,可以说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楚榆说得中规中矩,前世她被人采访就是这样。
每次应对都让人挑不出毛病,该感谢的人感谢一遍,虽然中规中矩,却也是心里话。
楚榆不会感谢那些挫折磨难、更不会卖惨,那些挫折和磨难本就是别人强加给她的,不是她应该去感激的东西。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她一直对这句话嗤之以鼻。
想要什么,就要付出争取,只有付出了,才能获得。
付出就是吃苦吗?未必。
付出是为了实现自我欲望的一种方式,是自己的选择,和吃苦,半点边也不沾。
楚榆的话很中肯,关于记者们问及的那些关于她家世和父母双亲的事,她都浅笑以对。
她自己都不觉得是磨难,反而将摆摊的事情说成一种很有趣的经历,记者们原本想要给她塑造的“农门贫苦状元”形象,在她这一番操作下也没了立足点。
谁家“农门贫苦状元”能穿上百块的羽绒服?
谁家“农门贫苦状元”顿顿在家吃肉?
楚榆偏能,还把余萍在家里对她的疼爱宠溺都说出来,坚果牛奶鸡蛋常常备着,衣裳要买最好的,不合适还要亲自改,每一顿都有肉,因为母亲知道她爱吃……
总之,完全和江主任之前说得形象搭不上边。
能做记者这一行的,个个都是人精,慢慢的也从楚榆的回答中品出了味儿。
人家这是不想要他们“设定”好的形象,今年的高考状元,不光外貌长相和往年状元不同,就连性格,也大不相同啊!
乐观、上进、懂得享受、更懂得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