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妈准备在车站和中学旁边卖卖茶叶蛋和包子。”
陈老爷子略一沉吟,点头:“那倒是个好主意,有个活干也比闲着强,那房子你有没有看到合适的?”
“倒是有一家,不过大门关着,我问了他家的邻居都说没有联系方式。”
“你说的是车站东北角的那家?”
“陈爷爷您知道?”
“嗯是知道一点,他现在也不在连山镇了,跟着儿子去省城享福了。你要是想租、他家的房子,回头我给你打电话问问。”
“好,那就多谢陈爷爷了!”楚榆很高兴,有陈老爷子帮忙,房子的事情也基本敲定了。
接下来楚榆又和陈老爷子说了一会话,就告辞回家。
家里头,余萍也没闲着。
这几天余萍心里一直装着事,以前她和楚榆在楚崇山活着的时候靠楚崇山过,后来又靠着沈青烨,现在谁都靠不住了,榆榆还要高考,上大学,那她就得做个能让榆榆靠得住的人!
榆榆有本事,可以卖药方赚钱,但榆榆的本事是榆榆的,不是她的。她是榆榆的娘,做娘的给做女儿的赚学费天经地义,现在余萍就一心琢磨着要怎么给楚榆赚到上学的学费。
余萍也没想着楚榆能一下子就考上大学,她想的是楚榆能先上高中,然后再从高一开始慢慢往上念。这三年的高中学费至少也要上百块。
楚榆赚的钱余萍不想动,她自己之前卖茶叶蛋一天也赚了十几块,要是以后能多做点,再做点包子,一天稳定有个七八块的收入,就能养活娘俩,还能给楚榆凑上学费!
余萍有了奋斗的目标,这一整天都在家研究包子的馅料,红玉糖包子,猪肉鲜肉包、酸豆角包……
楚榆还没到家,就被包子的香味给馋到了,同样闻到香味的还有青山村的村民。不过青山村的村民好奇是好奇,但也都是有眼色的,没谁会转挑人家家冒烟的时候过去遛弯。
只是远远看着楚榆过来,忍不住还是要问上几句:“楚家丫头,你妈这一天到晚的在家做啥好吃的?咋这么香?”
楚榆笑笑:“做包子,等过段时间准备在镇上租个铺子开,大娘婶子们都来尝尝。”
“开铺子啊。”众人恍然大悟。
楚榆告别众人回家,还有人看着她的背影啧啧感叹:“崇山家的这也算走好运气了?虽然被老沈家赶出来,可你看看人家,现在过得不也挺好,听说楚榆这丫头卖了个什么药方,一个月十几块钱的收入呢!怪不得有钱去镇子上租屋铺子了!”
“啥方子能一个月挣十几块?净吹大话,要是她一个月能赚十几块还要她妈去镇上卖包子?我看就是说出来哄人的,你想啊,外头人一听她每个月赚十几块钱可不就不在乎她之前那些破事了……”
众人议论纷纷,楚榆已经回了家。
到家余萍也不敢问她考得怎么样,怕打击她的自信心,只让过去尝包子。
楚榆吃了一个酸豆角的,酸辣咸的豆角配上小米椒碎,包子的皮蒸的软软的有口感,虽然掺了一些玉米面,却不影响,“好吃,妈,这些包子成本是多少?”
一笼包子二十个,余萍有了之前做生意的经验,也知道在做之前计算成本,早就算好了。
“酸豆角、杂面粉、还有其他材料,再加上蒸笼要用的煤,一笼成本价也要三块钱。”
三块钱平摊到二十个大包子上,一个包子成本就是一毛五,“定价可以定在一毛八一个,三毛五俩。”
娘俩又商量了下猪肉肉馅包子,和红糖豆包的价格,最后分别定在两毛和一毛五。
商量的时候,楚榆一直在观察余萍脸上的神情。
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余萍脸上全都是愁苦和沧桑,但是现在只经过了短短的时间,她脸上就有了光彩,尤其是在畅想着生意的时候,那种光彩更加明显。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