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楚榆挑挑眉,没想到自己出摊的第一位顾客居然还是位有地位的人。
不过楚榆以前见过的大人物多了去了,知道也就知道了根本没放心里去。
接下来又等了两个多小时一直没人上前,镇上的集市只开一上午,到了中午饭点人就开始少了,楚榆收拾收拾准备收摊,见其他人也跟她一样,心思一动,“大爷大娘这些卖不出去的草药咋处理?”
“还能咋处理?搁久了就坏了,没人买就得扔。”旁边的妇女叹气。
“那我看看有没有能用的。”楚榆挑挑拣拣,还真从好几个摊子捡出来一些滋补药材。
“这些你要?都这个点了,算一半价给你。”楚榆挑了药材的摊主都很高兴,这些东西他们也不会处理,放久了就坏,卖不出去就是垃圾,楚榆愿意买那简直太好了。
楚榆也高兴,正好她和余萍的身子都需要调理调理,这些药材药性温和,用起来正合适。
把钱结了,总共只花了一块二,手头还剩下七块八,路过菜场看到有卖猪肉的,楚榆想了想,称了两斤排骨,一斤带油膘的肥五花。
这年头肚子里最缺的就是油水,一斤肥五花卖的比排骨还贵。
楚榆没等到拖拉机,干脆一路走回青山村,到了村口已经是半下午,远远地就看到余萍张望的身影,楚榆快步走过去。
“你这孩子咋才回来?都过饭点了,在外头吃了没?妈给你做了饭在锅里温着。”余萍拉着楚榆回家。
楚榆从布口袋里掏出五花和排骨:“妈,晚上咱开开荤。”
“你买的猪肉?行,妈晚上给你炖排骨汤喝,正好屋后头的白萝卜也能吃了。”余萍很高兴,问起今天楚榆摆摊的情况。
楚榆说有人三块钱一贴买了三贴膏药,余萍又喜又忧,喜的是闺女摆摊真的能赚到钱,忧的却是万一回头人家真的找上门来怎么办?
不过这话她也不会说出来给闺女泼凉水,只是在心里头想想。
接下来三天楚榆都是上午出摊,下午回家制药,从小巷子收来的药她还配出了十几幅温和滋补的,每天让余萍熬煮着喝,仅仅几天,母女俩原本蜡黄的脸上黄气就退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