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轻缓地放下宣明帝,让宣明帝平躺在宝座上,他伸出左手从右手下的内袋中搜出两份遗旨,一目十行地看完,再仔细从宣明帝身上搜出贴身玉佩,小印......
他把宣明帝每一件贴身常用之物,逐一收入怀中。
江源不慌不忙做完这些,抬手合拢宣明帝的圆睁的眼睛,用匕首从宝座上起出夜明珠,弯腰背起尚有余温的宣明帝,左手捏着夜明珠,右手稳住背上的宣明帝,顺着暗道极速奔驰。
宣明帝出事的时候,他不在天京城,他隐瞒武功晋级回到皇宫,就是为了查明宣明帝忽然病重的真相。
他才不管宣明帝跟太后之间的恩怨,他只知道宣明帝对他有知遇之恩,栽培之德,托孤之义,这一世他一定要报恩。
......
宣明帝驾崩。
太后病重。
成国公府突然被抄家。
成国公府中大半的男丁出城去打猎,不在府中逃过一劫,留在府中的女眷全数被收入天牢。成国公府的姻亲们全力奔走营救成国公府的亲眷。
变故来得太突然,再加上上乾宫中并没有找到宣明帝,要让人相信皇上驾崩,单凭太后和三位皇家供奉的说辞,实在难以服众。
太后在病榻上下旨:成国公,江源犯下弑君之罪,抢走皇上的圣体,罪无可赦该当满门抄斩。已经打入天牢的成国公女眷,即可推出午门外示众斩首。
太后的第二道懿旨是:朝廷悬赏祁王行踪,救出祁王者有重赏。
午门外血流成河。
天京城的天,仿佛一日之间全变了。
太后杀伐果断,依然抵挡不住天京城中众人的猜疑:成国公抱病多年,刚才病愈两个月,为何会弑君江供奉深受皇恩,被皇上器重,乃是皇上身边最为信重之人,如何会弑君
谣言四起中,流传最广最让信服的猜测是:太后用毒药软禁皇上,成国公和江源就走了皇帝,皇帝临走前带走了祁王,成国公和江源乃是一等一的忠诚。
等皇上解了毒......或者是皇上驾崩之后,皇上或者是祁王必然会兴兵讨伐太后。
德王是太后的棋子,十有八九是冒名顶替之人。否则飞云门也不会将德王和他的师兄们,全都逐出门墙。飞云门知晓真相,可惜限于门规的禁制,只能用驱逐的手段来提醒世人。
成国公府的姻亲们,悲痛欲绝地收敛了午门外亲人的尸首,一夜之间忽然众口一词在朝堂上坚持:皇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何能办国丧让新皇登基
德王自领军一来,除了反复退守崔陵关,不断消耗国力之外,寸功未建。如何能放弃找寻皇上和祁王,让身份不明之人继位登基
朝堂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吵成一片。
上乾宫中的密道被挖掘开来,皇上的宝座上,除了软垫上有血迹之外,并无证据表明皇上身亡。况且,有喜梅宫的宫女和小内侍人证,皇上是主动下旨传祁王,传成国公进宫,何来成国公和江源预谋弑君
太后的嫌疑骤然增大。
没等成国公的姻亲们在朝堂上替成国公翻案,三家姻亲府中接连出事,有失火烧了书房的;有夫人吃坏了肚子,突然病重的;还有下朝回府途中,半道上遭遇惊马,摔断腿再也无法上朝的。
朝堂上反对的声音突然消失,有一大半的大臣记忆力一起差了起来,大家规行矩步处置朝政的速度慢下来。
礼部紧急禀报上来:上乾宫毁了,皇上的龙袍都被压坏了,赶制宣明帝衣冠冢的龙袍和新帝登基的龙袍都需要时日。
太后被气得病情又加重了三分。
太后不顾丰国公的劝解抱病临朝,又不顾两位丞相的反对,一意孤行继续增兵,派丰国公世子率领援军奔赴前线,只等德王回京继承皇位。
太后退朝回到后宫,密令贺添喜和苗贵生,带着密旨带着密探暗中出宫,务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