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看起来也有望和叔叔看齐。这范紫山家境普通,十六七岁却能比徐骜高一个头,成年后长到185以上希望是很大的。徐子先也点了点头,道,“不错,老范一家是北人南迁去湖广的,他生得高也不算稀奇。”
“就是实心眼,范家家风应当十分简朴,他自幼随父母箪食瓢饮的,真不知道家底如何,只是一心惦记着要快些学成归去,不在此处花钱了,我说让他留下来上专门学校——若不是专门学校不花钱,他恐怕还不干呢。”
说到这里,徐骜也不由露出笑意——这范紫山,说来和徐家的亲戚关系是隔了几层的,但还不算疏远。范紫山的伯祖父,是徐子先的连襟,也就是说,范紫山爷爷的哥哥的妻子,是徐子先妻子的妹妹。但因为范紫山爷爷去得早,几兄弟年幼无依,是在伯父家里长大的,犹如亲子,所以这层亲戚关系也可以说是比较近了。
在此时,一个有名望的家族,少不得有各式各样的亲戚故旧,遇事互相帮衬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徐家在云县落脚之后,这些亲戚投奔而来几乎是天经地义——徐子先受谢六姐重用,有半师名分的传言,早已不胫而走,就连敏朝使团都给徐子先送礼,遑论别人?
“徐先生我一向是叫叔父的,如今既得了意,我这个儿子想来云县上学,能不能托您照应一二”——这类型的请托,徐家一年不知要收到多少,当然对他们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招引人才是可以加分的,政审分可以兑换仙器,这就让徐家人攒分的动力也很足了。
以徐子先现在的地位和工作成果,他们并不缺钱——买活军给钱是给得很大方的,只要有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就有高额的奖金和专利费,而徐子先编纂的可是教学课本啊,他们收的酬劳那还能少了吗?
再加上也的确连续不断的有投亲的需求,所以,虽然徐子先还是时常宿在学校,但徐家还是在云县筹建了一套宅院,尤其是设了宽敞的客房,这样也就不必老把来投亲的客人们到处塞客栈安置了,先在宅院里住几天,扫盲班考过了之后,便送到学校去寄宿,逢年过节,几个月接回来一次,关怀一下,考查一下学业的进度,督促一下学习的热情,讨论一下毕业之后的出路……这一系列迎来送往的举动,可以说是人情上的必须,也可以说是经营着自己的关系网,从根本来说,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至于说其中的利弊,那就要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去看待了。
从花费来说,必定是很大的,但关系网的好处也不可或缺,如这范紫山,数月前到云县时,徐家也一样殷勤周到地待他,此刻态度亦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但范紫山的出现,他和徐家的善缘,便为将来埋伏了一些更多的可能:范紫山聪颖仁厚、略无机心、一片赤诚、家世清白、形容俊美、身材高大,虽然并不能说现在就吻合了谢六姐择婿的全部要求,但身高、长相、性格、天资能够过关,一些体能和学识上的不足,还是很好弥补的。
徐家在买活军这里,应该来说走的是技术流,徐子先并不过问具体政务,只是作为谢双瑶智囊团的重要一员,时而顾问一下,以备参考。徐骜也没有参政的野心,但是,他们也不会特意去回避一些送上门来的机会。不过这里的一些打算,父子之间也无须说穿——终究还有个七八年呢,没影子的事,只能说是多了一种可能而已,不必太过心急。
“听说,近卫营有意在军中进行一次仪仗队的选拔。”
徐骜也说起了他和友人谈话中得到的消息——如徐子先这般,直接受到谢六姐重用的大臣,他在买地的家庭交游又和张宗子、宋玉亭等人完全不同了。徐骜作为父亲的副手,是可以直接和买活军很多高层对话的。“是二郎君提议,陆将军附议……由大郎君、二郎君联手主持选拔。男女皆有,男兵身高都在183以上,年岁么,规定是15至22。”
这两个硬性条件一出来,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