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宫有四座宫门,南边是午门,北边是玄武门。东西方向是东华门和西华门。八千兵马迅速在四座宫门上布置兵马,准备迎敌。
一个时辰后,气急败坏的杨廷和率领他所能集结的全部兵马开始围攻皇宫宫门。
但是,对于杨廷和和他手下的兵马而言,此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昨夜折腾了一夜,兵马疲惫不堪。这还不算什么,火攻之计看上去很美,但最终落得一地鸡毛。这对将领和士兵们的打击是何等的巨大。这种挫败感,让人感到无力和沮丧。
张延龄利用了这次计划在大火弥漫中突围成功,甚至在极短的时间里伏击了薛涵的兵马,歼灭了上千兵马,薛涵也丧命于昨夜。
这种种的一切都似乎印证了张延龄百战百胜的无敌的印象。在过去的岁月里,张延龄领军四处征战,随着一次次的胜利,他在大明军队中的声望也节节攀升,令人仰望。
许多人会刻意的制造一些流言,说张延龄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说张延龄每次作战朝廷都全力支持,兵马物资充足。说这一切不过是他命好,也有人说他手下有能人,打仗都是别人指挥,他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
军中许多将领心中确实都对张延龄颇不服气。这么个不文不武,既非行伍出身,又非科举上位,而是靠着裙带关系获得领军资格的人,怎么可能会百战百胜,如此的用兵入神。这其中一定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猫腻。
总之,张延龄所获得的成就和声望令人艳羡,但成就有多高,胜利有多么辉煌,所带来的怀疑和猜疑,不满和蔑视便有多么严重。一直以来,怀疑的声音不断。
直到他们真正的和张延龄对垒,才知道张延龄是多么的可怕,他的兵马是多么的强横。他的用兵是多么诡异和狡诈,令人琢磨不透。
几万兵马攻一座正阳门城楼和城墙,却攻不下来。这是硬功夫。而突围之后突然消失无踪,等消息传来时,他们已经像是长了翅膀一般攻入内城,占据了皇宫内城。这便是谋略,是软功夫。无论软硬,都技高一筹,这便是张延龄的实力。
而反观对手,坐拥优势兵力却屡屡受挫。强攻又攻不上去,计谋又被识破化解。对方离开城墙,明明就在手掌之中,似乎攥起拳头便能握住对手,但对方却从指间溜走。这简直是全面的羞辱。
不是己方不拼命,也不是己方兵马太蠢,而是对手太难缠,太强悍。这才是真相。
所以,虽然杨廷和暴跳如雷,吼的声嘶力竭。但进攻的兵马明显已经没有了心气,没有了士气。他们没有了之前主动进攻的欲望,没有了战胜对手的信心,所以他们的进攻和他们的步伐一般有气无力。
午门前的战斗是令人绝望的,指挥进攻的朱震给出了最优厚的悬赏和最严厉的惩戒,在战斗之前声嘶力竭的进行了一番动员。但兵士们的反响只能用麻木两个字来形容。
战斗开始后,沉默的士兵们像是一群羔羊一般闷着头往午门进攻。他们没有任何的激情和战斗的欲望,冲到前方被对方鸟铳和弓箭一顿射击,便很快溃败下来。
朱震大吼大叫着命督战队疯狂驱赶他们,逼着他们再次进攻。然后便出现了一个在战斗中怪异之极的现象。数千进攻兵士站在距离宫门两百步之外的地方,缩着头跺着脚,看上去似乎在冲锋进攻。但其实他们根本没往前挪动分毫。
一切都像是一场闹剧,发生在生死相博的战场上,显得滑稽而荒诞,让人哭笑不得。
几乎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其余宫门处。东华门,西华门,进攻方的进攻纷纷受阻,兵士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根本造不成任何的威胁。
在西华门,甚至发生了哗变事件。霸州左卫指挥使曹亮的军中补充了五百多名团营兵马。在发动对西华门的进攻的时候,曹亮手下副将郭守正率领这五百多团营兵马进攻的时候,团营兵士逡巡不前,不听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