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风流> 第902章 炮轰科伦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2章 炮轰科伦坡(1 / 3)

天色大亮,雨依旧在下,风依旧在刮,但是风雨已经小了许多。飓风的风头过去之后,剩下的便是尾巴。或许一两天内都是这样的天气,但已经不再那么剧烈和令人恐惧。

张延龄穿着蓑衣斗笠站在星辰号的甲板上,他眯着眼透过雨幕看向面前这座古老的海港城市。笼罩在风雨中的这座城池显得庄严而古朴,气魄甚为宏大。

从大明出发之前,张延龄研读了诸多资料笔记。对于海贸重要节点的港口都做了一番了解。

从南宋宗室官员赵汝适的《诸蕃志》,到元朝民间航海家,曾经抵达过澳大利亚的汪大渊著作的《岛夷志略》,再到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后编纂的《郑和航海图》等十多本关于海外航海和番国地理的书籍,张延龄全部都钻研了一番。正是为了心中有底,知晓海外番国的情形和海上航道航路以及重要的港口节点。

几乎每一本相关书籍之中,都避不开锡兰岛南端的科伦坡港。也许记载的名字有所区别,但是具体所指便是这座海港。书上都认为这是马六甲海峡之后的唯一重要中转港口,是西域和印度大陆香料贸易的集散之处。

毕竟,过了马六甲海峡之后,穿行漫漫印度洋,横跨数千里大洋之后,这里是第一站。无论是货物的集散还是补给休息修理,无疑都只能在这里。下一处可以停靠的港口又在七八百里之外的印度大陆南端和西南,这对经历了漫长航行跨国大洋的船只来说显得过于遥远。

张延龄自己虽然对于科伦坡港并不熟悉,毕竟在后世这不过是一个印度洋小岛国的一座普通港口而已。但是起码也知道科伦坡历史悠久。据说两千年前,这里便是贸易和人口的聚居之地。两千年,足见此处历史的悠久和漫长。

此刻,站在甲板上看着雨中的科伦坡港,看着层层叠叠的房舍,有的高大精美,有的低矮普通,有的金碧辉煌。从海湾的角度看上去,是一种仰视的角度。越发让这座海港城市呈现一种恢弘庞大的气势和压迫感。也越发体会到这座港口城池的庞大规模。

粗略估算一下科伦坡城的大小,东西宽度起码有十五里长,南北的宽度未知,但显然也不会短。如此估算,作为锡兰国的都城,这里常住的人口起码也得在二十万以上。这在大明朝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南洋之地,这种规模的港口城池便算是超大型的城池了。

这里有天然的深水港湾,可以说基本呈现原始状态的码头情形,并没有做拓宽和挖掘。即便如此,依旧拥有宽度达五六里的深水码头,便于各种大型海船停靠。

港口码头上方,数条宽阔平直的道路从码头上方往城中延伸,穿过岸边的高崖一直通向城市中心,连通此城各处街道。

可以看出,整座城池的格局其实就是地势平缓的海边平地,微微有一些起伏。道路通向的城市的地势略高,但也并非是如满剌加港口那般是斜向上的倾斜山地。

这里的海边原本是一片山崖的。因为这里是深水良港,所以当地人便将这一片山崖开凿出道路,延伸到海边成为了一片码头。而城池的位置则是在崖顶的平行位置,所以地势稍高。海湾两侧的地形便是明证,两侧的炮台架设在高达两三丈的山崖上,那应该就是科伦坡港码头原始的地形特征。

面对这座风雨之中雄踞于前的古老的城池,张延龄的心里生出一些敬畏之感。但是这一点也没有动摇他此刻要征服它的念头。他来到这里,便是要征服这座城池的。

“禀报国公爷,街道中发现大批兵马集结。方向正北,距离约莫四里左右。”

“报!西侧街道发现大批佛郎机火枪手。他们正在街道上搭建工事。人数不详,约莫数百。”

“东北方向发现大批步兵,正沿街道往码头而来。确定是兵马,手中拿着兵刃。数量上千。”

“……”

在主桅顶端瞭望的侦查士兵禀报敌情的声音此起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