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其他学校都要搬走,河南已经给他们建好了新家,众多的科技院也被朱舜拆分,一一搬到相应的地方,一些工厂也开始向外搬迁,这也让已经人满为患的天津新城变得空旷起来,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天津朱舜已经把它定位为商业之都,等大明的商业开始走向世界的时候,它就会再次繁荣起来。
这样的大动作要持续很久,朱舜也没想着一嘴吃成大胖子,所以他已经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
北方的忙碌让朱舜不得有一刻的闲暇,三月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是在北方还没有一点春意,并且在去年快年关的时候下了一点雪之外,在随后的时间里再也没有见到一丁点的雪花,今年的大旱已经成为定局,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的百姓们不敢说完全摆脱了靠天吃饭,但是在一年年的水利灌溉系统加强加深之下,干旱的天气对于老百姓的生产造成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再加上已经开始大搬迁动作,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让老百姓们不会为了吃的而发愁。
在整个北方的都开始忙碌的时候,信王妃们也信王诞下了子嗣,两男三女,这可把朱舜乐的都找不到北了。
有了孩子朱舜终于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工作当中,三月下旬,兵工厂里的大量武器弹药在大搬迁的掩护下,也开始向着各个边境地区运输,蒙古以北,库页岛,东番岛,高丽半岛,广东等地方成立了许多军事禁区,社会上的一些物资也开始大批量的采购,食品、衣服、草药等这几样商品开始紧俏起来。
“看看,这是第一季度的财政收入。”
就在朱舜带着后勤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天启皇帝找到了他,递给了他一份财政部做好的报告。
“优先蒙古的北边运输,南边还不着急,最多一个月广东那边的工厂就可以投入生产,到时候如果缺乏的话,咱们可以就近采购。”
对着后勤的军官说了一声,朱舜才拿起那份报告看了起来。
“嗯,下降的很多,他们调查了没有,造成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朱舜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略的看了一眼,又找到去年的第一季度财政报告,两相对比之下,朱舜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的税收少了很多。
“这是调查报告。”
天启皇帝把一份调查报告递给了朱舜。
朱舜一边翻看着报告,一边在思考着什么,但是脸上始终平静无比,这让天启皇帝惊讶不易,要知道这份报告可是提到了北方的许多工厂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如果这些工厂真的倒下了,那么朱舜和天启皇帝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大好局面就要面临崩盘的局面。
“嗯,就这些?”
放下报告,朱舜挑了挑眉看着天启皇帝。
“就这些?不是,这还不够吗?”
天启皇帝觉得自己的牙根有些痒,但是看着朱舜嬉笑的模样,他不由得沉思起来,是不是朱舜在其中发现了什么?
不是朱舜发现了什么,主要是在看到那些类型的工厂之后,朱舜就知道发生这样事情的根由是什么,所以朱舜才会不在意,才会嬉皮笑脸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后世发生过,在他的前世八九十年代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开放的风潮席卷全国,这让大量的人员开始下海经商,而开办一些短期来看利益丰厚的工厂,就是许多人的目标,于是在那个年代里,各种工厂如雨后春岁一般拔地而起,服装、食品等投资小见效快的工厂就是他们的首选,特别是被后世人非常诟病的矿山企业,更是多不胜数,不到一公里方圆,就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煤矿就是当时的盛景,这给国家带来大量税收的同时,也造福了许多人,煤老板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名词,家里有矿更是成为了一代人的梗,但是这也让后世子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