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位村长并没有采纳宁秋的建议,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先来后到的方式招租。对于这点宁秋早就料想到了,毕竟她所说的方式复杂很多,实行起来颇有难度。
招租的情况并不好,大家都是持观望的态度。
这与这点宁秋并不着急,毕竟农贸市场的建造才刚开始,周围的住宅有的还在建造中。
这几天她把计划书上的内容与宁诚细细的分析,每一步该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都解释一遍,让宁诚能能充分理解计划书上的内容。
张何萍也在一旁认真听,说实话大伯母的脑子要比大伯活络,有她在一旁帮着,宁秋也能放心。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到了八月底,宁秋得动身去罗阳了。
放假的这几个月,因为家里的事她分身乏术,完全没有时间顾忌两家店的经营情况。
动身的前一天,她分别打了电话,问两家店这两个月的经营情况。
小店的生意没太大波动,倒是甜点店,生意大不如前。这也在宁秋的预料之内,毕竟原来可都是现做现卖的,现在改变了商品种类,免不了会流失一部分顾客。
动身去罗阳前,宁秋又把村长大伯几人找来,说了说关于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安排,这才拿着行李着急忙慌的赶火车去了。
一回到小楼,宁秋也来不及休息,立刻盘账进货。结清了拖欠黄婶和刘姐的两个月的工钱,又送了些家里带来的农产品。
“这两个月我实在太忙了,也不顾上这边的生意,谢谢黄婶,刘姐帮我照看着。这些东西都是自家地里种的,不值几个钱。”
“小老板,你也太客气了。这些东西分量可不轻,一路带过来多累啊。”
“我还拿得动,算是一点心意,收下吧。”
两人在店里也做了一段时间,觉得小老板年纪小,但待她们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这两个月生意不好,但小老板还是照旧给原来的工资,并没有克扣。就凭这一点,两人觉得来这里做事是来对了。
傍晚,宁秋正忙着做点心,店里的电话响了。这是徐启明之后帮她从小楼那边拉过来的分机,为了联系方便。
电话正巧就是徐启明打来的,“宁秋,你回罗阳了?”
“徐哥,对,今天才到。”
“那……我晚上来找你,想和你说点事。”
“好。”
挂了电话,上午定的货也陆陆续续的送来,宁秋又开始脚不沾地的忙活起来。
徐启明是在完上快八点的时候到的宁秋这边,初见他时把宁秋吓了一跳,这才两月多没见,怎么觉得徐启明老了五六岁,眉心都有了皱纹。
“徐哥,你……这样子不太对啊,怎么了?”
徐启明无奈的摇摇头,默不作声的在堆满箱子的客厅里坐下。
宁秋把倒来的水端给他,“出什么事了?”
徐启明喝了口水,这才道。“是厂里的事,自从张厂长他们走后,厂里就乌烟瘴气的。前个月厂里要缩减产品研发部门。咱们部门原本就七个人,现在被缩减一大半只剩下三个。十几天前厂里就把师傅给辞了,我知道师傅要走,也想辞职,可师傅不让。”
“那陈师傅现在呢?找到工作了吗?”
“师傅还在家待着,我让他过来找你,可他拉不下脸。说你这儿也不缺人,不好让你为难。”
宁秋眼睛亮了,“谁说不缺人啊,我缺啊!!你让陈师傅来,待遇不会比食品厂的差!”
“真的!?”
“那还有假?!之前我就打算让两家店都卖现烤的点心,不再从食品厂进货了。可我还要读书,外头随便找个人过来学手艺我又不放心,这才把事情耽搁下来。如今陈师傅离开厂子又没地方去,刚好过来帮我。”
徐启明一听也激动了,“那太好了!师傅和我说,师母在家天天跟他抱怨,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