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内容分以下几项:
诗赋。
这属于命题作文,给你个题目和体裁要求,你就自由发挥吧。
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科考,已经被人总结出一定规律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从常考的方向写上几十首,找父兄或者先生修改了,然后背下来。
宋念在文学方面没什么突出天赋,用宋筠之前的吐槽来说,就是“ai作诗”,韵脚对得上,主题也合得上,但没什么灵气。
所以他在家的时候就写了上百首,让郑翰林帮着挑出不错的诗,再稍加修改,背了个滚瓜烂熟。
经义、论、策。
这三种题型,其实都偏向议论文。
只不过是议论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分别是经典著作、史实和国策。
擅长做理论研究的、又有大儒教导,往往会在经义题上发挥得更好。
很有自己见解、家中藏书极多,却不了解民事的,自然是擅长做“论”了。
像宋念这种,天生底子薄的寒门出身,唯一的优势就是更擅长从底层来观察一样政策的优劣。
这就是郑翰林给宋念规划的路径,以“策”为主要拿分项,诗赋做到不提分也不拉胯就成。
经义和论是宋念最不擅长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按圣人的言论堆砌出一篇漂亮文章即可。
宋念哪怕离开晋州府几个月,也严格按照先生的教导分配学习时间,抓大放小,抓主放次。
至于效果如何,这不就等待最终的验证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