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茹娘生下一男半女,也就站稳了。”
宋韵心中吐槽:您也知道寡妇婆婆和前任的子女难伺候啊。
沈氏以为人媳妇的身份发表了评价:
“两个孩子,好好对他们就是,我们又不害人,怕什么猜忌呢?他们是讲理的人家,我们也不是没根底的人家,不会由着他们随意折辱。不过是略忍耐忍耐罢了,等日子久了,他们看到你的好,自然会对你好。”
谈来谈去,没人考虑到赵雁林对原配的感情,会影响到二婚的夫妻关系。
不过,这可能就是古代人和现代人的思维差异了。
一段婚姻,现代人固然也看重家庭条件和对方前途,却也会考虑对感情的需求。
而对古代人来说,一段婚姻,有利益结合、有名分大义、有傍身的孩子,尤其指儿子,那就足够了。
至于感情,有时候反而是夫妻之间感情平平对女性更有利:
感情好的时候自然处处好;感情不好了,男方可以纳妾,可以在外风流,女人可就真的“女之耽兮,不可脱也”了。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把这当做合作关系呢。
宋茹点头,认可家里人的意见,补充道:
“他只要为人不坏,家里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那我也不会反对。至于孩子,便是日后我有了亲生子,家里也没什么爵位值得一挣,我犯不上针对他们。”
宋筠一边听着众人对宋茹婚事的安排,一边吸收着古代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经过千百年流传的、母亲对女儿在婚姻上的教导,可能不是那么先进,却一定比宋筠的认知更适合这个时代。
她已经决定好好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就得放弃一些坚持和理想化。
………
大概是赵家想赶快定下亲事,省得被族老们插手、横生波折,因此那边的回复很快。待宋姑母让仆人把消息传给大儿子后,没几天,王璞就陪着赵雁林的母亲、大嫂,及赵雁林本人,回了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