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却是不假,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张杨才七岁,张冬瓜两口子常年在程家做长工的,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两个孩子,张杨打小不服老邓氏管,就爱唱反调的到处跑。
结果有一日,就碰上了踩点的人贩子,被人贩子给抓走了。
但张杨不仅不怕,反而糊弄的那人贩子着了道。
当时这事可在十里八村好是传了个热闹的。
毕竟,人贩子可恶,不知拐走了多少孩子,让多少人家支离破碎的。
但张杨一个七岁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却能成功从人贩子手底下逃脱,还将人贩子给骗去了县衙伏诛,这事,如何不值得说个热闹?
所以,张杨的确是个脑子好使的人,一个人在外头闯荡,委实是不太让人担心的,只要他不脑子发热,去惹惹不起的人,应该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宋秋这般想着,心里又定了些,“放心吧。”
张梨花一听她这么说,想着她哥的性子,虽然还有些担心,但已经淡了不少了,“你说的对,我哥不会出什么事的。”
撇去这个担心,眼下还是捡山菌攒银子重要。
张梨花卯足劲了捡,每趟都匀给宋秋一斤让她混着帮忙卖,至于家里,只要她每天背回去山菌,她奶也不会管她背了多少,只要不少得过分就行。
很快,就到了二十二这天了,张梨花暂时将攒钱的事抛开了去,兴奋的等着和宋秋一起往程家庄去坐流水席看大戏。
二十二一大早,老袁氏就被邻村一户人家请去接生了,本来说好一起去的,现在也就只宋秋和张梨花一起了。
当然,村里其他人也都是要去的,但宋秋和张梨花图清静,不想和这么多人一起去,便先往山上去捡了半上午山菌,这才慢慢悠悠往程家庄去。
反正全天都发席嘛,坐满一桌发一桌,所以也不拘赶点了。
程家庄离盘石镇不远,就在镇边上,走平安大集的小路去,要近便些,但也要走一个时辰多点。
等到宋秋和张梨花快到了,看到程家庄的轮廓时,也有不少十里八村往这里赶的人陆陆续续的往前去呢。
程家庄很大,足抵别的两三个村子,其中,被紧紧围在中间的一片青砖绿瓦,一簇簇,一进进,又占了整个程家庄的一大半,那就是程大地主家了。
而程家庄围着的那成片成片数以千亩计的良田,那都是程家的,当然,程家可不止这些,别的地方还有不少呢,所谓大地主,那是不得假的。
远远的,就听见唱戏的咿咿呀呀的热闹声,张梨花兴奋的满脸放光,张家其他人早就往这边来了,没人管她,今儿是她最自由到处跑的一天,自然高兴。
“阿秋,咱们快点!”
两个小姑娘手拉手的跑得飞快,一路上不乏他们这样的,所以他们也并不引人注意。
很快,就进了庄子。
进了庄子之后,就见一个十分大的广场,此时,一个一个的棚子,里头摆满了桌子凳子,一眼望去,数不清有多少桌,也看不清也多少人。
而广场正中的大圆台上,穿着戏服的戏子咿咿呀呀的唱着跳着,有人顾着吃肉喝酒,也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宋秋眼睛好使,一眼睃到那边有一张桌子还没有坐满,赶紧拉着张梨花往那边跑。
将将跑过去,抢了两个位置坐好,这桌也就正好坐满了。
这么个景况,也分不清谁跟谁了,都是顾着自己找到位置坐下就成。
坐下之后,张梨花就探了脖子的往那圆台上看。
宋秋对听戏没什么兴趣,便好奇的四下张望。
有许多穿着统一服饰的下人在广场上来回穿梭着,上菜的,收盘子收碗的。
东南方角落里的几个棚子正在热火朝天的办着席面,还单有两个棚子里好些婆子正在忙着清洗收进去的碗筷盘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