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艺术家
“‘陆潜最新未命名项目’将是歌舞类型!”
轰!
来自“娱乐周刊”的头条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整个兰川引发轰动,刹那间就能够感受到地震效应。
歌舞?
歌舞?
歌舞!
熙熙攘攘的议论声,不绝于耳,几乎所有人在听到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怀疑,而后是困惑不解,随后才滋生出错愕、惊喜、驳斥、荒谬种种不同的情绪,显然,人们都无法理解陆潜的这一选择。
但是,“娱乐周刊”的消息源是哪儿?
确定吗?
真实吗?
可靠吗?
头条新闻,由江士奇撰写。
这位记者和陆潜的关系一向不错,私底下还有交情,至少不是随随便便的无名小卒,似乎可信了一些。
那么,江士奇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难道是陆潜自己?江士奇能够百分之百确定吗?这不是愚人节玩笑?
因为着实太意外,以至于有种荒谬感,“恶作剧”既视感始终挥之不去,业内人士也忍不住再三确认虚实。
原因?
前面就已经提到过,歌舞电影彻底式微,已经在被淘汰边缘,任何一个项目都是在和整个市场做对抗。
诚然,过去十年时间里,还是可以看到歌舞类型作品,从电影到剧集,陆陆续续依旧在不同平台登场,但从立项到制作再到上映,每个环节都充斥重重困难,制作公司和播放平台都需要承担巨大风险。
现在,平均两年到三年,可能才能够看到一部歌舞类型作品问世,总是有制作人想着,出奇制胜、另辟蹊径,抓住类型电影普遍低迷的机会,打造出一部优秀作品,完成逆袭,但结局总是惊人的一致:
平平。
怎么说呢?
一部作品,如果遭遇惊天动地地惨败,亏本亏到公司倾家荡产宣布倒闭,至少还能够占据头版头条,各大新闻媒体争先恐后地给予报道,为项目吸引一些怜悯的好奇的探究的视线,激荡出一些些水花。
观众们可能还会产生一丝丝兴趣。
但是,一部作品不好不坏,甚至没有任何值得讨论的焦点,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网络时代也就没有立足空间,从上映到下线,可能根本就没有观众注意到这样一部作品,就好像不曾存在过,那才是悲剧。
歌舞电影,大概就是如此——
无人问津。
最后,也就是那么一小撮喜欢歌舞类型电影的影迷们自己小范围的狂欢,躲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里。
于是,歌舞电影也渐渐沦为四次元亚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拥有自己的支持者,而且数量着实不少,但始终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狂欢,被主流遗忘、被主流抛弃、被主流排挤……似乎永远都在聚光灯之外。
不需要追朔太过久远,前年假期档,谭萧主演的电影“青青”,这就是一部歌舞类型,结果全面惨败,一点水花都没有砸起来。
客观来说,“青青”的溃败是多方面的原因,连续遭遇“突袭”、“迷宫游戏3”、“冰火之旅”的全方位包夹,任何一部电影放在如此档期也必然遭遇困境,并不能全部把责任推给“歌舞类型”。
但整个档期的重重困境本身,也就是歌舞类型在目前市场地位的一个直接证明——
显然,现在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一类型电影了,甚至就连电影公司自己也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当然,歌舞电影不是不能拍。
可以!完全可以!百分之百可以!
特别是兰川电影产业里的那些老学究们,平均年龄六十岁以上,他们依旧怀念过去、缅怀黄金时代,对歌舞电影的喜爱不曾减弱半分,他们也喜闻乐见看到这些复古风潮的回归,但是,真的有必要吗?
哪怕是瞄准颁奖季和金册奖,歌舞类型也已经不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