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熟悉电影剧组运作模式的业内人士都知道,一场戏反反复复拍摄多遍,这是习以为常的日常,很少很少能够一遍通过,拍摄往往都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更何况,有些场景需要切换不同景深不同角度进行拍摄,多次拍摄是基本操作。
像今天破晓时分为了捕捉蓝色时刻,剧组已经做好至少需要拍摄一周时间的心理准备,也就是接下来七天时间,每天早晨都会集中精力拍摄这一场戏,一直到过关为止,如果天气影响,可能还需要拉长阵线。
也就是说,心理预期已经做好。
按道理来说,陆潜的要求再正常不过了,但实际情况却是,拍摄现场临时修改镜头脚本,然后以陈慕为首的摄像组团队交出一份出色的工作成果,整个拍摄现场都不由屏息凝视,内心深处不由发出赞叹。
然而,陆潜却依旧能够提出上升空间。
陈慕知道陆潜是正确的,但情感层面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八十分?你是认真的?”
陆潜看着满脸郁闷的陈慕,也没有再继续解释,只是点点头。
“是的,八十分。”
陈慕不由噎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取其辱,明知道陆潜的回答是什么还是要跑过来询问一番,恶狠狠地瞪了陆潜一眼,然后就气鼓鼓地转身离开了,嘴里还在嘟囔地骂骂咧咧着。
什么“这样才八十分”、“怎么可能”、“我就要让那家伙好看”、“完美得让他闭嘴”……诸如此类云云。
苏子一是唯一一个近距离目睹一切的旁观者,一副兴致勃勃的吃瓜模样,结果就察觉到陆潜的目光望了过来,顿时心底一紧,慌张地说道,“呃,开会,对,我们灯光组也需要开会”,然后脚步就偷溜溜地滑了开来。
仓惶逃离现场之后,悄悄地回头瞥了一眼,结果就发现陆潜依旧是笑容满面地注视着自己。
“鬼啊!”
苏子一马上跳起来,一溜烟就逃窜开来,那背影就好像真的见鬼了一般。
陆潜眼底流露出一抹笑容,转身朝着另一侧方向走去。
八十分?
客观来说,陆潜认为刚刚这场戏的分数还可以再高一些,毕竟现场更改镜头脚本,时间如此紧迫之下,确实为难整个团队了,但同样,这场戏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也是事实,摄像组和灯光组都是如此。
不管怎么说,临场调整拍摄计划,难免还是不够完善。
另外还有演员组。
陆潜认为管舟还是缺少信心。
暂且不管表现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管舟现在依旧在质疑自己,这样的质疑,放在阿泰的身上是成立的,但放在“突袭”这部电影身上却不成立。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普通人的话,首次面临生命危险的场面,害怕、恐惧、犹豫、迟疑等等负面情绪都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如果这是现实情况,那么管舟的自我怀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使是特警队也都是普通人。
但电影却不同。
如果“突袭”是一部试图深入探讨特警队心理状态或者更加深刻主题的电影,那么人性和心理的弱点暴露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突袭”是一部风格化的爆米花作品,节奏是生命,那么这些深入探讨的部分就显得多余。
因为观众走进电影院,不是真正想看一位菜鸟特警如何蜕变,而是想看打架的。
但是,阿泰的心理弧光要不要有?要!当然要!只是需要简化!
紧张生涩,但依旧肩负重任;危机来临,强迫自己进入状态;坚定信念,展开反击。
如此简单的三幕转换形成一个心理弧光,就已经足够,巧妙地融入剧情,让故事更完整的同时也让电影更加流畅,却又不会破坏电影的叙事节奏。
那么,陆潜就需要管舟相信自己才行。
看,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