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开始,设计一个计算程序,但我的计算答桉是1+1等于3。”
陆晓描述得比较简单。
但千万别以为编程会变得简单。
因为1+1在计算机代码上,肯定是等于2的。
这就需要变量。
没等陆晓继续讲解怎么实现,小鹿便道:“好了,程序在我的服务器上。”
陆晓怀着激动的心情,链接到蓉城服务器,查看这个程序的代码是怎么写的。
让他激动的是,核心代码竟然真的是中文显示!
具体是这样的:‘如1加1等于3,1等于1.5,3加3等于9,1乘以1等于2.25...’。
所有的编程都是中文逻辑来实现,最后出现了界面,和普通计算器一样。
但设计这个计算器外壳,同样是中文描述。
代码是这样的:‘数字键1,2,3....在数字键左边是加减乘除,答桉居于数字键之上,边框参数为....答桉边框为...,数字键大小为...’。
看完所有代码,陆晓已经惊呆了,原来这样真的可以啊。
也就是说当初他使用中文作为小鹿的神经元核心时,小鹿就相当于是编译器了。
当然这个程序,最后也只能在小鹿存在的计算机上使用。
普通的环境,是无法识别这样的代码的。
可以理解为这个答桉,只有小鹿能看懂,然后让计算机计算。
其他计算机,看不懂这些中文代码。
已经不能称之为代码了,而是描述。
实现了简单的计算器编程,陆晓自然要试试更复杂的东西,他准备设计一个游戏。
这次不让小鹿自己写程序,而是根据刚才写计算器小鹿给出的代码,陆晓来写一个。
‘项目:卡牌游戏,扎金花,235大于三条A,三条A大于三条K,三条K大于三条Q...。’
最开始写的自然是基本规则,随后要写的是每个卡牌长什么样,界面是什么样都要用文字来描述。
编写这样的程序很简单,逻辑清楚文字表达没问题,就能运行了。
果然使用“小鹿编译器”游戏程序成功出现在服务器中。
陆晓发现在设计卡牌失量图时,真的非常便捷。
比如每张卡牌是什么花纹,陆晓可以单独插入,也可以自动生成。
因为小鹿本身数据库就理解什么是红心,梅花,方片这些词,设计出的失量图,陆晓没干涉,但却和真正的扑克牌差不多。
短短几分钟,陆晓竟然设计出一个扑克牌游戏!
当然现在还可以设计更加复杂的程序,陆晓又测试许久。
他发现用“小鹿编译器”写代码,是用描述,而且这个描述偶尔会无法识别,首先要写的,不是底层代码,反而是顶层代码。
打个比方,要写微讯这样的通讯软件。
首先要描述的是界面是什么样,最好是先设计出界面失量图。
随后再描述每一项功能。
即便描述时,逻辑可能出现问题“小鹿编译器”竟然能自动纠正。
大概可以理解成小鹿,像是个老师一样,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发现作业写错了,随手就给修改了,让整个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
当然有时候小鹿会批改错误,但这不是小鹿的错,而是描述的东西本身就是错的。
小鹿只是让程序能够跑起来。
“中文计算机语言成了啊!只要我把小鹿的端口,开放给所有程序员,他们就能上传程序到小鹿服务器上完成代码编写,不过系统要升级编译库...。”陆晓兴奋道。
他已经能够想象到,程序员已经不再是门槛很高的职业。
也许一个写网络小说的人,能够编写出更好的软件。
假如这个人以前是写玄幻小说,那现在他靠着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