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节奏,只是认真思考了不到1分钟,里宾特洛甫连忙答道:“元首,美国是希望苏联加入美国那方。”
回答了希特勒的问题,里宾特洛甫又补充道:“元首,我认为,1旦输掉太平洋战争,美国就有可能与中国开始和谈。”
希特勒点点头,“美国1旦与苏联合作,共同向中国提出和平要求,中国就有可能同意。而苏联会要求得到东欧与中欧,美国就会要求西欧。只要中国同意美苏两国的要求,美苏很可能会同意中国将非洲变成中国的势力范围。”
说到这里,希特勒脸上又露出了嘲讽的神色,“维希政府很可能会要求中法恢复传统友谊,以换取法国继续控制北非的殖民地。毕竟,现在那些地区已经是法邦联的成员么!”
里宾特洛甫相当认同希特勒的观点,他跟着说道:“元首,我认为美苏与法国会乐见英国的覆灭。如果整个爱尔兰岛都独立,英国或许连苏格兰都维持不住。这时候,美国就可以利用英国为跳板,进入西欧。”
希特勒很欣赏里宾特洛甫的看法,他用舒缓的语气说道:“所以英国才这么在意中美两国使者前去苏联。虽然丘吉尔自以为是,但是丘吉尔至少还期待维护维多利亚时代的荣光。”
里宾特洛甫思考了1下,发现自己很难反对进攻苏联的方案。第2次世界大战只打了6个月,欧洲的衰落就完全暴露出来。当下的欧洲别说维护殖民体系,连自保都是个问题。
英国6军与海军1败涂地,完全靠不住。法国在西欧战役战败后,已经开始摆烂。完全没有支撑起欧洲这个世界中心的意愿。意大利靠不住,东欧更是1群弱鸡。
如果美苏两国合流,再与中国谈妥和平条件,苏联就可以完全没有任何顾虑的对东欧动手。那时候,德国就得以1国之力对抗几乎整个世界。因为苏德开战,法国肯定会威胁德国的西部。而英国那时候大概也已经与美国勾结,很有可能封锁德国的贸易线。
当然,英国也可以不用做的那么激烈。只要中美两国对其他国家打个招呼,各国都会中断与德国的贸易。如果局面走到这1步,纳粹德国就陷入了最糟糕的局面中。
想让局面发展到这个阶段,甚至不需要德国做什么挑衅,德国只要如现在这样专心内政,局面就会很自然的发展到那1步。
即便苏联现在还没有击败德国的野心,只要中国军队进入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作战,纳粹德国就不得不面对是否出兵作战的选择。因为中国早就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元首,如果进攻苏联,会使得我们失去援助意大利的机会。”戈林开口了。
希特勒觉得戈林这家伙从英德媾和后就失去了进攻的锐气,就比如方才这话,明显是刻意寻找不对苏联开战的理由。戈林反对进攻苏联的理由,希特勒早就考虑过很多次。但希特勒太了解欧洲各国的政客了,当欧洲面对彻底沦落危急的时候,这帮政客们除了发表1堆毫无意义的口号之外,根本不可能有奋起1战的勇气。就如当下的英国国内,中国还没打到中东,英国国内就高喊着保卫英国本土的口号。喊这种口号,好歹也等中国打到英吉利海峡么!
至于法国维希政府更是充满了“卖欧贼”。身为同盟国1员,法国派遣大量学者前去参加新加坡会议,就足以证明其态度。
就在此时,鲁道夫·赫斯开口了,“元首,我认为有必要进攻苏联。”
戈林与里宾特洛甫都看向了赫斯,戈林神色中有不快,里宾特洛甫眼神中则是钦佩。
希特勒很欣赏的看着自己这位秘书兼纳粹党意识形态的负责人,英德媾和之所以成功,很大原因就是鲁道夫孤身开飞机飞到英国,向英国表达了德国与英国媾和的明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