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们今年考虑去中国旅游吧?”
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苏联最近的确开始放宽了旅游管理,尤其是放宽了去中国的旅游管理,已经出现了可以到中国旅行的团队。到中苏边境附近的城市旅行免费,这些夫人们则可以申请到更远的地方旅行。譬如,北平,天津,上海。旅行可以选择的目的地,也和苏联森严的等级挂钩。
最近两3年,中国在苏联的报纸媒体上突然无人提及。对于普通苏联人民来说,这些倒是无所谓。原本他们对中国也不关注。但是官员的夫人们却不这么看,因为中国商品正悄无声息的进入到苏联的方方面面。只是以前这些商品还有中国制造的汉字标签,现在标签上变成了俄语。尽力让人不会联想到这些商品是中国制造。
官员阶层的看法则完全相反,夫人们的丈夫与中国的交流大大增加。苏联大量从中国进口技术设备用来建厂,这些工厂的产品,尤其是重工业品正在向中国大量出口。虽然夫人们并不清楚中国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工作量的增加,让她们对中国生出了非常大的好奇。
教育局副书记的夫人看讨论偏移了方向,赶紧把话题往回拉,“大家建议买红旗汽车?有没有别的车好买?”
达莎答道:“别惹事。”此言1出,众人皆是点头。有人还没忍住,低声说了句“4楼”。听到这话,好几位夫人当即瞪了这位1眼。
4楼这词并不是什么民宿禁忌,而是在4楼住了两位克格勃的人。没人待见贪官污吏,但是更没人愿意被克格勃盯上。“别惹事”,无疑是保全自己的绝佳选择。
等柯察金再次回家,冬妮娅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夫妻两人边吃边聊,冬妮娅看柯察金心情不错,这才询问柯察金,有没有红旗汽车的票。
还别说,柯察金手里真的有这款副处级干部用车的票。柯察金不太明白冬妮娅怎么就这么崇洋媚外了,关于买苏联本国车还是买进口车,干部们有讨论,大家更想买国产车。现在干部们都在等着更高档的国产车出现,所以不太着急。
面对心爱的妻子,柯察金怎么都没有批评意愿。冬妮娅对丈夫的心情有着非常明确的感受,便露出了如花的笑颜,“亲爱的柯察金,就帮个忙吧。她家都有3个孩子呢!”
正说到这里,楼下传来1阵小家伙们正在外头奔跑的动静。柯察金心中不由得1软。不用看,他就能想到外头的局面,1群吃完饭的小家伙们正从各家跑出来,组成了打狼1样队5跑去附近的小公园玩。
想照顾好这帮小兔崽子们,真的很麻烦。柯察金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亲自送女儿上学,小家伙就磨磨蹭蹭的,挺费事。早上送3个小家伙去小学和幼儿园,真的是非常吃力。把他们装在车里,可就省事许多。
柯察金几口喝完了面前的红菜汤,说道:“冬妮娅,我们去副书记家坐坐。”
冬妮娅本想笑,却很快收起了笑意。她很严肃的点点头,“好的。只能帮他们这1次。”
半个小时后,柯察金与冬妮娅从教育局副书记家离开。副书记家住5楼,根本没敢把柯察金送到楼道里,只是在家里千恩万谢,又静悄悄的开了门,送两人出来。又立刻关了门。
柯察金家住3楼,柯察金倒是没什么感觉。身为革命军队出来的人,柯察金对克格勃倒是有些亲近的感觉,很能理解这些同志们的辛苦。
1周后,副书记家终于提到了车。与苏联几个汽车厂生产的模仿美国欧洲豪华车的外貌相比,红旗车的造型非常朴素。却给人1种温文尔雅的感觉。看着这款车,柯察金忍不住就想起了中国上海之行。
中国的强大给柯察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座城市的繁华,以及温暖的气候,柯察金真的没办法想象世界上有这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