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眼中的企业行为,在苏联那边就成了政府行为。双方最终虽然还是能谈拢,双方也不至于无法互相理解,但是苏联只要不想买,就会给出1堆令中方很厌恶的理由。
何锐政府本就反对“爹味治理”,而苏联方面的爹味比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还浓郁许多。而且苏联方面动辄再大谈“对人民的责任和义务”,就更令中国方面感到不快。
中国方面完全承认苏联在国家建设方面的成就,但是中国建设的成就也不比苏联差啊。在中国代表们看来,中国的建设成就只怕还在苏联之上,凭什么就要听着苏联代表的屁话呢!
所以能排除1些麻烦的话,中方倒也希望能够排除麻烦。大家都是人,每天工作这么多,有太多问题没能解决。哪里有心情听苏联代表价值的发言?
最后,代表团让冯谦负责带着柯察金与尼古拉夫去跟流程。冯谦虽然不想去,却也没拒绝。毕竟他在上海的原因并非是专门来参加谈判,只是因为事情紧急,把他临时拉过来办事。这件事忙完,冯谦还要继续他的调查。
第2天1早,冯谦就带上了柯察金与尼古拉夫1起前往上海码头。柯察金并不知道中国代表团的想法,他之所以参加到代表团的原因比较偶然,32年的自然灾害大大影响了乌克兰的农业产量。柯察金几乎跑遍了基辅1带的农场后,向上级提交了1份报告。很快,他就被告知去1趟莫斯科。
在莫斯科,柯察金见到了他的老领导斯大林总书记。这次会面让柯察金很激动,也有些后怕。因为斯大林总书记询问的是柯察金在报告里面关于苏联基层干部的1些描述。
“……对运用镇压手段表现得不够积极的共产党员面临着开除出党、逮捕和饥饿的威胁……上顿河区领导人沙拉波夫不仅仅根据得到的粮食的数量,而且也根据被驱逐的家庭数、搜查中被揭开的屋顶数和被推倒的炉灶数来评判全权代表或支部书记的工作……1些干部为了强迫农民交出余粮,采用了令人发指的违法行为,严刑拷打和威胁枪毙。”
柯察金最初能理解斯大林同志会感到不快,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竟然遭到了斯大林同志的批评。在当时,柯察金感受到了斯大林同志身上如同实质般存在的威压,所以浑身颤栗,额头上出了不少汗。
事后,柯察金还凭借记忆,把斯大林总书记的批评记录下来,“……我们的干部们面对着这样的两难境地:或是饿死城市,毁灭正在发展的工业化,面对军事威胁解除军队的武装和削弱国家的力量:或是牺牲农民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健康,甚至生命,而这些农民在在很多时候是贪婪、自私、愚昧和粗野的人!”
虽然当时感受到了极大压力,然而意识到自己正在被斯大林总书记所训斥,柯察金感受到了1种难以描述的满足感。
在训斥完了柯察金之后,斯大林总书记又与政治局的基洛夫委员谈论了几句。基洛夫委员说道:“斯大林同志,我认为相当部分行政干部来说,他们受过国内战争的洗礼,除了威胁和暴力,他们不知道也不会用其他的方法来工作……”
基洛夫的话让柯察金感觉不舒服,但是他也没办法对基洛夫同志感到不满。毕竟柯察金认为这件事是因为他引发的。之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被安排进了代表团前往中国。
此时柯察金乘坐着中国汽车,直奔上海港口之时,他忍不住回想起令他感慨的事情。也很想看看中国这个被苏联国内描述为“友好的,强大的,资本主义邻国”到底是什么模样。
上海市区之大,让基辅乃至于莫斯科都相形见绌。宽阔街道两边的楼房普遍有67层高,柯察金在车上看了4个路口之后,才不得不承认,苏联认为的中国是1个强大国家的看法没有错。
在上海街头能够看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