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战场上,虽然德国内部发生了一些小事情,其严重程度波及到了军队,致使很多地区的行动瘫痪掉。兴登堡二人必须在这几天内重新调整好军队的构架,否则接下来的仗他们是打不了了。
库斯特只是发出一封贺电,便着手操控解救勒芒的行动。
前些天他挑拨离间德国的军官,难免会在军队中造成一些不满,而现在法金汉倒台,兴鲁二人与他的关系相对好些,他就不需要有什么担心了,任凭尼尔森去发火吧。
库斯特调动三个预备队师,投入到靠近卢瓦尔河的战线上。
他们的作用是干扰法军的猜想,让他们以为德国人又要卷土重来,突破卢瓦尔河了。
实际上,他们的目标离卢瓦尔河十万八千里,他们所渴望的不是什么平原,而是巴黎。
之前进攻卢瓦河确实可以为之后进攻做准备,并试图从山内高卢绕过阿尔卑斯山进军亚平宁。然而风险太大,不太适宜。
现在政变了,进军卢瓦尔河也没什么太大的可能性了,眼下应该着重进攻巴黎,好提升士气,再一口气夺下法国。
不过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层含义还有待考究。
总之,库斯特直辖的德军调转枪头,把主力放在了勒芒之外二十公里处。
倘若认真观摩地图,就会发现,勒芒在战略地图中,是有着被包围的趋势的。
两边的德军成南北夹击之势,并且深入勒芒的后方,把它从地图中挤压出来。
如果库斯特不想进攻勒芒,他也完全可以进攻勒芒后面的地区,不从正面硬打,直接进行反包围,就是最好的解围方式。
但他们知道这一点,法国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何况法国军中有着数不胜数的失败主义的消极军官,这些消极军官天生具有的谨慎足以让防线没有任何缺漏。
德国想实行南北夹击很困难,因为两边的军队指挥官压根就不是一个人,也没有统一的调动,除非这俩人是兴鲁二人那类的好搭档,否则几乎不可能有什么配合,都是各自打各自的。
库斯特自认为没有那种人际关系,于是他打算借用他人之手,让北面的军队支持他的进攻。
恰逢兴登堡政变,之前库斯特给德皇谏言,也算是帮了一把他,现在换个人情应该不算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兴登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让北面的集团军进攻勒芒。
值得一提,兴登堡只是告诉那个司令向南进攻,而没有告诉他为何要这么做,更没有告诉他更南边的地方就是库斯特。
第二集团军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进攻勒芒,他们的司令显然也注意到了有对勒芒进行包抄的可能性,上报给兴登堡。
这恰好中了库斯特招式。兴登堡将信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其实就是在告诉他:我把事给你办好了,你自己爱咋地咋地。
库斯特在突出点集结重兵,并在正面放置了小股兵力用来迟滞正面的法军。两边准备好进攻。进攻开始于兴登堡再次给他发过来的信上,上面告诉了他北面第二集团军已经开始突破,并取得不小进展。
于是库斯特加大火炮力度,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火炮洗地,然后让小股步兵形成突击队占领废墟。
接着部队又分成好几份,向着勒芒周围的铁路、农村进军,占领当地的重要据点。
再次传来信息,已经是四个小时之后了,法军被这突然的进攻打得茫然,还没有反应过来。
可他的敌人不会给他们时间。大部分据点都已经被占领,库斯特便命令他们开始连接起来,不断朝着友军方向行进,并包围沿路上所遇到的法国军队。
行动一切顺利,法国人的军队被一点点的分割蚕食,每次损失的规模都不大,最多的也不过一个营;可真正令人恐怖的是损失的次数极多,几乎每过五分钟就有几十支规模各异的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