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在的,朱标都宁愿今年草原风调雨顺无灾无难,他们现在是泼皮破落户,而大明正是尘尽光生欣欣向荣之势,朱标哪里舍得用精美的瓷器同缺口瓦罐硬碰硬,那赢了也是输了。
只是无可奈何啊,总不能为了不让蒙古不犯边而用大量的粮食安抚他们吧,那样的话与宋朝有何区别?
朱标丢不起这个人,老朱更是如此,他宁愿战死沙场都不会容忍这件事的发生,那样将对大明的国朝声望产生巨大打击,百姓离心离德士绅野心四起,大明将失去堂皇正统镇压天下的威望。
何况大明也根本挤不出能供给草原的粮食,除非立刻派兵强征百姓士绅的口粮,否则区区秋收的赋税粮食根本不够。
如此一来矛盾就无法调和,战争也无法避免,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必然矛盾。
农耕文明的经济特征是自足,经济上的自足可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精神特征是静定和保守,不求空间之扩张,惟望时间之绵延,其文化以固守本土、安定守成、质朴厚重、沉着稳健、崇尚和平为特征,积累深厚,兼容性强,是一种内容广泛的文化集成。
游牧民族的经济特征一是单调,需要贸易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二是不稳定,遇到天灾马上面临生存危机,经济上的不足不能稳定解决生存问题,更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动和进攻成为其精神特征。
其文化以流动进取、崇尚竞争、内部团结、富有战斗性、侵略性和财富观念为其特征,文化的广度和厚度,都与农耕文明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若是光轮战斗力或者战争欲望来说,游牧民族南下,越打越富,一路劫掠,补给不成问题,而农耕民族北上,越打越荒凉,随着供应线的延长,供应变得越来越困难。
游牧民族掠夺人口的牲畜和财产,输了也没什么损失,农耕文明就是赢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俘虏少,没有有用的战利品,占领的土地也不适合耕种,随着战争的延长,士气越来越低。
这也就是为何历朝历代都以山河地利留驻长城防线,希望做到千古胡兵屈仰止,万重血肉铸安宁的目的。
在长城这种线状边境防御设施之内,历代王朝又修建了大量封闭形的城池防御系统,绵延万里的长城和从北往南先后修建的大大小小数不尽的城池,是农耕民族保守心理、防御心理淋漓尽致的外化。
只可惜长城作为中原王朝防御心理的物质存在,其作用终究是有限的,长城出现之后,从秦汉时进攻中的胜利,到唐朝进攻后的和平相处,再到宋朝退却中的彻底失败,长城竟然成了外族的防线。
何况长城就算能抵御外敌,又岂能遏制内乱呢?
祸事起于萧墙之内,危墙覆于累卵之间。
所以朱标一直反对朝廷耗费大量资源修筑长城,早在他率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朝中就有不少大臣上奏,提议以亦集乃旧城、大宁卫开平卫及东胜卫三个重镇为倚仗,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连接旧城等。
其实说到底还是要铸长城,希望能将蒙古永远压制在草原,就算他们来犯,也能以高墙遏制其骑兵之锋芒。
只是朱标清楚,历史上明长城即使修得坚固、漂亮,最终也没有挡住满清南下的铁蹄,倒不是说长城不够坚硬,奈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挡得住外族也挡不住李自成吴三桂之流啊。
秦皇汉武唐宗都证明了一件事,防御不如进攻,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和平不是求来的,和平是打出来的。
草原不适合耕种,但却拥有广阔的牧场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朱标开启大航海就是为了打破农耕文明的局限性,无论施行何等制度最终都难免腐朽,唯有开眼望世界,才能永远占据主动权。
虽然大明现在没有足够的国力逐亡逐北,但迟早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