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事情于大局有利,而从个体而言,那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自古人离乡贱之类的典故时时刻刻影响着迁民的思维。
一受委屈就会不自主的说起想当年老子还在老家的时候有多风光,久而久之,他们都忘了,自己在山西老家过的其实也并不好。
但如此思想之下,一两代人对朝廷的感官好不到哪里去,或许也只有三四代人过去了,加上朝廷对凤阳的福利政策,他们才能彻底归心,人终究不是牲畜,是有喜怒哀乐。
而此时朱元璋也在思虑着自己儿子的提议,说实在的,当初他严格控茶,也正是为了能够通过茶叶实现固番人心,达到强大明朝的政治目的,继而取得巩固明朝疆域的效果。
至于以茶谋利倒是没有想过,按照开国初年的情况,蒙古尚有余势,时刻都准备反攻中原,大明百废待兴,虽然军队有战斗力,但后勤供给十分困难。
打一场仗,其所需要耗费的粮食自然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强征百姓口粮,一战下去,伤亡损耗不能只看战场上的,还需要算因口粮被夺饿死的百姓……
不过如今却是不同了,近五年时间的修养生息,让饱经战乱的中原大地恢复了不少生机,其间虽然也打了几仗,但都算是速战速决,其损耗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何况北方蒙古的形势更是越来越坏,随着反攻中原的打算破灭,蒙古之内的矛盾就涌了上来,只要常遇春和李文忠镇守住边线,那么瓦剌鞑靼的矛盾就是不可调和的。
朱标开口劝道:“这两年就是多卖给他们一些盐茶又有何妨?左右都是日常消耗品,根本就存不住,何况都饿了他们半年了,也该给他们尝点甜头了。”
朱元璋瞧了儿子一眼说道:“盐茶禁令一旦解除,那再想堵上可就难了,你这不仅是要给蒙古尝一些甜头,也是要给那些茶盐贩子一些甜头。”
朱标闻言笑道:“左右不过多杀些贪心之辈的事儿,如今是怎么堵住的,往后照办就是了,正好过两年边军镇守也该调换一下了。”
朱元璋皱眉道:“有些早了。”
朱标微微眯了眯眼睛道:“父皇放心,只不过是正常换防而已,儿臣知晓分寸。”
现如今盐茶禁令虽有,每年也会杀上几千号人,但终究还是有洞子可钻的,以茶换金银马匹,这是何等暴利的买卖,自有无数人前仆后继,虽九死而不悔。
纵然有杀头的风险,但十次总有能成一两回的,何况还有一些茶帮豪商会花重金打通沿边镇守的勋贵将帅们,只要沟通好了,除非运气背碰上京城来的巡视,否则大多都能成。
这其实也正常,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镇守沿边要地的将帅们也没百姓可以压榨,喝兵血也就能混个温饱,想发财可不得指着那些商贩了。
否则他们怎么置办的起自己在京城中的豪宅大院?怎么买得起城外千亩良田?怎么养得起膝下那成群的娇妻美妾?
镇守沿边从来不是什么舒坦的差事,可勋贵们各个都是抢破头都要去,辛苦几年一辈子的花销就有了,谁不想呢?
这点无论是朱家父子都清楚的,其实若是只如此倒也罢了,茶终究无关大局,何况他们偷偷摸摸走私又能运多少,根本不可能满足蒙古各部的需求量。
只是这人心不足,运茶到底是没有运粮运铁运火药挣得多啊,去年朱元璋突然从身在蒙古的全旭那边得到了消息,说是当月顺天府兵械库起火报损的那批兵器火药突然出现在了草原………
这其实也没什么,顺天府出了一些利欲熏心的蠢辈而已,真正让朱元璋诧异的是亲军都尉府那边居然没有发现上报此事,兵器火药可不是茶叶,大车小车的就被运进了草原竟然无人发现。
这只可能有两个可能,要么是亲军都尉府懈怠了,北方的指挥使玩忽职守,毛骧任人唯亲御下不严!要么就是他们都被收买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