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学士吕溱上疏,论陈执中外虽强项,内实奸邪,又历数其过恶十馀事,帝还其疏,于是溱改翰林侍读学士、知徐州。
吕溱出知徐州,为这场闹剧写下最后一个句号。至此再无朝臣言及此事。但是其在士林中的影响还是久久不息。
赵昕的老师孙复在授课之时,就对此愤愤不平,说天子赵祯顾及昔日之恩,为国有大害,宰相不正己,何以正天下。
当初真宗晚年,年纪大了还生病,政事交付刘娥,大臣莫敢言建储者,还是陈执中进《演要》三篇,以早定天下根本为说。随后真宗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陈执中为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可以说,仁宗能够成为太子,陈执中是出了一份力的,而且自己也因为这个功劳得以晋升。
此番陈执中在如此狂风骤雨之下,地位稳固,便有人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认为是赵祯顾念私情。
赵昕当然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只是苦笑以对。他现在只希望一切破事尽快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最好一个字都不要记起来。
二月,赵祯和赵昕去校场参观了一场盛大的车阵演练,这是汾州团练推官郭固创造的,知并州韩琦推荐入朝。
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新型的战车,前面有着七根尖锐的长枪,后面车厢用来容纳士兵。
设计很简单,就是两轮推车和拒马互相结合,拼凑在一起,增加了许多巧妙的设计。战车停下的时候,长枪立地,就是一个拒马,可以有效地阻挡骑兵的冲锋,因为有着推车的增重,敌人想要挑开这战车都不容易。安营扎寨的时候,战车可以直接用来当寨脚,省去砍伐树木的过程,若是战场在茫茫大草原,也没有树木供你砍伐。如果手中箭矢射完,长枪可以取下投掷而出,用来杀伤敌人。
总体而言,这新式战车兼顾防御性和杀伤性,还能够运输辎重,完美地契合宋军步兵为主要兵种的现状,目标也是极其明确,就是为了抵消契丹和党项人骑兵优势。
车阵在前,强弓劲弩在后,即便对面是重骑兵列阵冲锋,也要被射倒无数。赵祯和赵昕至校场看车阵演练,其实也就是看战车聚合成阵,大阵套小阵,战车轮转,变化阵势。敌人若是冲入阵内,如何分化瓦解对方,将之不断蚕食。
演练的过程很壮观,三军集结,弓弩攒射,刀剑相击,战马嘶鸣。有此战车,敌人必不敢轻易冒犯,群臣争相说着好话。赵祯也很开心,以汾州团练推官郭固为卫尉寺丞。
赵昕看完之后,并没有其他人那样乐观,百官与后宫妃嫔只需要说好话就行,赵昕可是储君呀,总是要考虑地更周到一些。
新式战车出现自然是好的,但是也要匹配上适合的战术才行。农耕民族面对游牧民族的时候,步兵始终是主要兵种,缺乏机动性往往是硬伤,敌人如同鸟雀一样,倏忽即来,倏忽即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集中兵力骚扰你的粮道后路。
宋太宗几次北伐,都是失败告终,但是前期往往都是势如破竹,几路大军都进展顺利,就是因为战线拉长之后,粮道的风险性加大,自己的破绽更多,被敌人所趁。在宋夏战争期间,宋军也是一样,先胜后败,看似各处防守得固若金汤,可是元昊集中兵力于一路,宋军次次以少打多,逢战必败。
在武院内,赵昕每个月都会去一次,专门观看两方攻守,敌人或是契丹,或是西夏。宋军或是主动进攻,或是被动防守,或是出河北,或是出河东。
每一次推演的结果,都是宋军在战线前移数百里之后,就必须驻足休息,稳固防线,否则敌人绕后包抄,就有可能被包了后路,全军覆没。想要一战灭国,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哪怕是唐朝攻突厥,破突厥王庭,也不是突厥灭亡的根本原因,其内乱才是灭亡的根本原因,唐朝进攻只是外力加速其内部变乱而已。
汉武帝时期,卫霍二人河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