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切尘埃落定,纷乱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朝廷关于北上援军的组成很快就确定下来。一部是枢密使郑介同亲领的两万南衙神武军,一部是北衙禁军左右豹卫、左右虎卫共四军两万人马。此次各地援军由诸镇长官统领北上,京师的四万大军则由郑介同亲自节制、统领。
事前最有声望、作战意愿强烈的李信义统领的右威卫大军并没有如愿被选中。
在经过田泽恩的一番操作后,右威卫大军本已经被确定为一路大军,但在最后时刻,不知因何缘故,被圣上刘治亲自否决,继续留驻京师,护卫都城安全。
李信义及其麾下众将士心情十分低落,一支能征善战之师,绝不是仅仅凭借口号和圣上的恩宠就可以获得,而是要通过不断的战争,通过在战争中获取敌人大量的头颅,所建立的无数战功才能拥有。
令人出其不意的则是,李忱却被选中,成为北上援军中的一路偏师。更令人意外的就是,李忱所统领的军队仅有一千余众,而且由朝廷直接调拨给李忱统领。
这一千人马,不是朝廷成名已久的各卫禁军,也不是神武军中的某一支,而是李忱最为熟悉的那支军队。是李忱在东宫太子卫率时所亲领、亲自训练的一千亲军兄弟。
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知朝廷为何会有如此安排,众人十分不解。而且朝廷所下圣旨是直接任命李忱为这支军队的将军,对其有绝对的指挥权。虽然在归属上属于京师北上援军,由枢密使郑介同节制,但旨意中却是给了李忱一定的自由权,允许其游离在大军之外。
这才是真正的迷惑之举,没有人向李忱解释,纵然各方在宫中多番探查,也没有找到想要的结果,此事处处充满神秘之感。
当李忱得知朝廷旨意时,顿时惊呆,虽然也想过能否借此次战事领兵出征,但更多考虑是跟在李信义身后,可如今的结果是李信义没有达成领出征的愿望,而李忱却天降意外,成为一军之将,独自统领,这让人十分欣喜,又十分惶恐。
李信义同样是疑惑万分,这次事端是圣上有意为之,还是太子刘宏从中使力,亦或是朝中其他官员借此机会有了想法,目前均不得而知。
欣慰的是终于不再继续谋划李忱将来之事,担心的是这是李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领兵出征,面对的敌人还是凶悍的北项大军,不知终究是福还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