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人,学谈恋爱比学什么都快!
她制好踮起脚马马虎虎亲了一下,猫腰从他手臂下钻了出去。
光王出现在花萼楼的时候,圣上都有些乏了,看见光王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光叔?你哪里去了?你不在他们说的笑话一点都不好笑,来来来,让光叔坐中间,你们谁说的笑话能把光叔逗笑了,朕就赏谁一斛金豆。”
大家一听,赶紧推着光王坐在中间的鼓凳上,都笑道:
“光王可千万要给我们面子,得了圣上的金豆,我们都分你半斛,你不是发了?”
花萼楼里闹哄哄的,坐在中间的光王却一点不笑。
平阳郡王笑道:
“我先来献丑:话说坊间有个结巴,大家让他学鸡叫,他死活都不肯学,后来有个邻居抓了把谷米问他,这是什么?那结巴看了看结结巴巴的说,‘谷、谷’,邻居笑道,‘咕咕’可不就是学鸡叫?”
圣上哈哈大笑起来:“你们快去龙池边上抓蛤蟆,再问光叔,这是什么?光叔说‘蛤蛤’,那可不就是笑了?”
大家都跟着大笑起来。
李奏悄无声息的站到人群中,他看到坐在中间的光叔依然没有笑。
(后面内容很快替换)
虽然是帝家,但婚礼前后的礼节在如今民间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差别只是排场。主要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我们一个个来看。
纳采
到天地以及祖宗庙里搞了一大堆祭拜仪式后,皇帝命太尉为正婚使(太尉为三公之一),宗正卿为副婚使(宗正为九卿之一,皇室宗亲中有什么大事都会出面)。相关部门提前一天在太极殿内摆好道具,次日文武九品官员及蕃客(一般指外国使节)皆各就其位。两位婚使在门外路的东侧,面西而立。黄门侍郎引幡旗、节钺,中书侍郎拿制书,奏拜。皇帝从西房出来,座上龙座,然后正副婚使入内就位。司仪喊“再拜”,在位的九品官员、外国使节、正副婚使皆下拜。(唐朝时候外国驻中国的使节超级多)
中书侍郎拿制书,但降旨的却是侍中。侍中拿着圣旨走到婚使的东北边,面向西喊:有旨!正副婚使再次下拜。侍中宣制:纳某官某人的女儿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念完后,正副婚使再拜(我靠,一会儿的功夫拜四次啊,腿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