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孔老头嘛,当然认识!”
李普语气随意地说道。
上官晴手里画轴出现的第三个人,是国子监祭酒孔鲤,也就是李普的“校长”。
纨绔李普在国子监厮混了十年,哪怕没有跟孔鲤单独相处过,也熟悉得不行。
虽说国子监祭酒官阶不高,只有三品,但孔鲤绝不是简单之辈。
他是孔圣后人,当世大儒,实力和名望都不弱于裴震,只是志在教化,不在仕途罢了。
“粗鄙!哪有这样称呼师长的!”
上官晴瞥了一眼李普,小声吐槽一句:“亏你还是国子监生!”
李普不以为然:
“你不懂,只有关系好才会叫外号的。”
“我那些同窗,个个都有外号,教习和祭酒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我们看来,孔老头可是尊称,贱名好养活嘛!”
这套说法,不是李普瞎编的。
前身是国子监资深学渣,结交的同学也不会没好到哪里去,这都是一群纨绔子弟的“高论”。
“呸!歪理邪说!”
上官晴啐了一口,心里却有些羡慕李普。
她从小生活的环境里,可不能这样肆意而为。
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规矩,不可逾矩。
女帝也是一样。
“孔祭酒是陛下今天准备召见的两位重臣之一。”
“不出意外,他应该是要跟陛下协商春闱大典的相关事宜,我来给你讲讲规程……”
时间紧迫,上官晴不想扯东扯西浪费时间。
一年一度的春闱大典,是儒家弟子考取文位的重要典礼。
与武道境界类似,儒道文位同样分为十境: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大学士、大儒、半圣、圣人、至圣。
其中,进士之下的文位,都是通过春闱大典考取的。
翰林以上的文位,则需要依靠个人领悟精进,外人很难帮忙。
至圣只有一位,就是千余年前开辟了儒道修炼法的至圣先师孔圣。
俗语有云:武者易得,圣贤难求。
春闱大典关系到儒门兴衰和大周王朝的总体实力,所以无比重要。
“春闱大典嘛,这个我也熟!”
李普语气轻松,虽然他很年轻,但也算经验丰富了。
上官晴瞥了他一眼,嗤笑一声:
“我相信你,毕竟你都考过十次了!”
考了十次,还是童生!
即便大周国子监开办了将近一千年,李普也算历史有名的学渣了!
相比之下,从来没在国子监上过学的上官晴,却拥有不弱于举人的学识,自然自信满满。
李普知道上官晴笑什么,却丝毫不以为意:
“笑吧,随便笑,反正我今时不同往日了。”
“现在不笑,以后怕是没机会了!”
李普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参加春闱大典,好歹刷个秀才文位,说出去没那么丢人。
至于怎么考到秀才文位?
这还用说吗?
唐诗宋词三百首可不是白背的。
秀才文位考试里,诗词所占比重很高,借鉴就完事了。
“你好像很有信心?不会准备舞弊吧?”
上官晴有些狐疑。
儒道修炼可不同于武道。
武道可以通过大补之药,配合高手开拓经脉,硬砸资源,晋升修为。
儒道修行,一看明师指点,二看脑子,三看积累,四看精神力天赋,几乎没有突然开窍的先例。
李普原本就是个笨蛋,凭什么敢说今时不同往日?
“不好意思,这是秘密,最多只能告诉我娘子。”
李普一本正经地说道。
上官晴一愣,下意识觉得李普是在调戏她,不禁有些羞恼:
“哼,不说就不说!我才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