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660号生物学家> 第71章 公园奇遇(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公园奇遇(9)(1 / 1)

第71章 公园奇遇(9)

看到那妇人这么一副漠样,660很是头疼。这里毕竟是别人创造的幻境,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自己是在别人的内心世界里,但是他对这个人不了解,他要如何才能走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呢?他迫切想离开这个人的内心世界,他预感,他如果在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呆的时间太长,他的意识就极有可能被这个人的意识所同化,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这个人脑死亡了,即使活着,那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作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成为一具行尸走肉是他绝对不愿意的。坐以待毙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胡乱挣扎那更是不行,挣扎意味着消耗能量,白白浪费能量只能使自己愈发接近死亡。

遇到困难了,这么办?第一步,依然是思考!要思考出好的解决方法,第一步就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级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发散思维“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可能会发出转换作用”。

.发散思维的实质是“迁移”,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灵活性越大,发散思维的特点越明显。

在开启了发散思维模式之后不久,660想起来一本书。那就是?马文·明斯基所著的《心智社会》。

马文·明斯基(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男,“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和麦卡锡(J.McCarthy)一起在1956年发起“达特茅斯会议“并提出人工智能(artifitelligence)概念的计算机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被授予了1969年度图灵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人工智能学者。其后,麦卡锡(1971年),西蒙(H.A.Simon)和纽厄尔(A.Newell.1975年),费根鲍姆(E.A.Feigenbaum)和劳伊·雷迪(Raj Reddy,1994年)等5名人工智能学者先后获奖,在至今获图奖的40名学者中占了近1/6,可见人工智能学科影响之深远。明斯基的代表作包括《情感机器》《心智社会》等著作。

《心智社会》就是他的经典著作。

当然660之所以知道这个人物是因为凯文凯利在《失控》一书中多次赞美他的丰功伟绩,于是出于好奇,660便借阅了这本书。想不到这时候,这本书就要派上用场了。

“建设者”“真的知道”如何建设高塔吗?答案取决于你如何观察。让我们用“智能体”和“智能组”这两个不同的词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建设者”似乎有双重身份。作为智能组,它好像知道要如何完成工作。而作为智能体,它却什么都不知道。

660反复品味着这本书中的这段话。然后他发现,他好像已经有了办法。

他走向了那个妇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