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都派去。能抢出来多少东西是多少。」
管宁说道:「陛下,能派去的人,王公公都派去了。他在那边亲自指挥救火呢。本来还想调动北城的火铺。可是北城上半夜忽然几十处起火,北城的火丁官军都被调走救火了。唧筒和水车也没有多余的了。」
大明皇宫的消防工作,由禁卫军兼管。北城有五城兵马指挥司负责京城火盗事宜。京城各个街道,设有「红铺」11处,每铺有火丁官军10人。也就是说南北城的消防队,一共有110人。平时,偶尔有火灾,这些人倒也足够对付了。
地方基层设有总甲负责火盗,据《宛署杂记》记载,当时,北京宛平县城内设有坊、铺等居民组织,每铺设铺头、火夫三五人,统由总甲负责管理。
他们轮流值夜,击柝振铃,提醒人们注意火盗。就是电影那些更夫,提着灯笼,打着梆子,高喊什么,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那些人。
有的地方还设置巡警铺更铺,以供总甲、火夫们休息、躲避雨雪之用。巡警铺内备有刀、枪等兵器和火钩、水桶等救火器具。和现代的消防队类似,属于警察组织的一部分。
可是,现在管火灾的是兵马司。城内到处火起,而且连皇城都失火了。责任就是兵马司的。
崇祯心里明白,这是报复兵马司去青楼查抄文官。
这些官员都等于,实际上被游街示众了。谁也瞒不住了。他们的官儿肯定是当到头了。这对东林的官员打击不可谓不大。
现在天黑后,京城四处起火,而兵马司和巡捕营都在抓捕对方保护的城狐社鼠。导致火灾扩大,秋季又是天干物燥,风力很大,风向很不稳定的季节。这场大火一烧起来,就会迅速蔓延。
更狠的是,连皇城的赃罚库都起火了。
这里头都是这两年崇祯抄家来的财物。在财政拮据的大明这些东西都是皇帝的心头肉。皇帝肯定震怒。这次,兵马司肯定要被处罚。
崇祯想让双方闹一下,但闹成这样不是他的本意。
崇祯心急如焚,他带着值夜的太监和武士,出了玄武门来到景山顶上。四面看去,只见北城四面都着火了。到处都是火头儿。甚至能隐隐的听见,百姓的哭喊声。
今夜的风很大,足足有五级风。
这城里的房子多数都是木头的,秋天又干燥,有一个燃烧的、随风飘的火焰落在邻居房上,就会立刻引燃房顶上的荒草。
京城自古居不易,京城米贵。
其实自古以来,京城最贵的东西,就是房子。宋朝是公务员工资最高的朝代。宰相们都买不起东京的房子,很多人都是租房住。
所以,京城的胡同普遍窄小,买一块地都尽量多盖房子。穷人的大杂院更是如此。按照规定买地建房,双方都要让出三尺作为小巷。还要求有女儿墙等高墙,用于防火以及隔离。
可是,很多时候大家为了多盖房子,为了剩下建筑材料和人工的钱,都是密集的建房,也不肯修筑高高的女儿墙来防火。这导致一旦着火,非常容易火烧连营。
因为秋天风大,老房子的木材糟朽,一旦失火,火焰爆发式燃烧,很多碎木和其他布帛等可燃物会带着火焰,被热气蒸腾飞落到其他邻居的房上。
而老房子很多屋顶的瓦片上生长着荒草。
帝都地处长城一线,紧邻塞外。每年的沙尘暴带来大量的泥土落在房顶上。而帝都绿化的非常好,号称半城宫墙半城树,鸟类是非常多的。
鸟儿衔取草籽回去喂养幼鸟时,经常会有些草籽脱离,掉在房顶上。
这样,雨季一过,草籽就会发芽。京城的各种房屋上,长草是普遍现象。秋季野草枯黄,极大的增加了火灾隐患。
崇祯转头向北城看去。
皇城北大街,一片灯火辉煌,哪里的路灯都是整夜点亮的。
因为这两天,城内闹事的人很多。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