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众意识到这兵马俑的规模后,弹幕暴动了!
无数的弹幕飞过。
【恐怖!】
【一个字,绝了!】
【这是人类完成的工程?两千年前的工程?】
【这也太!霸气了吧!】
林轩:“在地星或者蓝星,远古时代,都有活人祭祀殉葬的习惯。”
“直到秦惠公的时候,这殉葬习惯被废除了。”
事实上,活人殉葬这一点,在商纣王时候就被废除了。
后来被周又拿了出来。
当年武王伐纣,不以活人殉葬就是帝辛的罪名之一。
和其他历史上的著名暴君不同,帝辛一开始的几条罪责,在后世的道德观看来,就不算什么罪过了。
于是各个王朝都热衷于给帝辛添加罪名。
帝辛应该是所有被称之为‘暴君’的帝王之中,最倒霉催的一个。
而秦始皇一开始也被称之为暴君。
但是在社会安定后,很迅速的秦始皇的评价就改变了。
改成了功过兼有功大于过。
随着现代对于秦朝的考古,这个过,更是慢慢的完全没了。
比如焚书坑儒,实际上先秦时代压根没有所谓的儒。
诸子百家之中,儒非常的弱势。
当时是墨家天下第一,农、法、杂、纵横等都比儒家更流行。
就算要坑儒,也找不到儒来坑。
后来证明,焚书坑儒其实是焚毁了没用的骗人丹书,坑了一批方士。
这方面和帝辛有点像,后世君王大臣也是不断的给秦始皇发锅。
但是没有一个立得住脚的。
可以说大秦以宽厚失天下。
随着秦律被发掘,所谓大秦苛政猛于虎的传言更是不攻自破。
秦律的科学性非常的强,农事讲究自然和谐,城市管理讲究井井有条,很多地方透露着跨时代的思想性和先进性。
很明显,秦律是秦国几百年间慢慢积累下来,绝对正确的政令,集合而成。
但,正确不代表普通百姓愿意遵守。
到目前为止,初高中的历史书,还是非常习惯于片面化的去确定一個人的历史形象。
而事实上读大学研究历史后,或者是自己有能力有时间看史书后,就会发现,历史和历史课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儿。
在初中以及之前的课程中,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一个少年的三观,而不是告诉他们真假。
简单点说,历史课对于失败者或者悲壮者是不太公平的。
而对于成功者,是过于宽松的。
说到底,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的作用根本不是讲述历史,而是讲述观点。
而文人,大概是这个国度里,最懦弱和趋利的一份子。
网络上某乎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明朝那些事儿》的水平。
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我是历史系的,我给我的教授看了这本书,他轻蔑地笑了一下。你要知道这书压根不算历史。”
但有这么一个问题。
当时,亲樱花大行其道,课本里大量的夸奖樱花国,而影视界,大量的辫子戏。
似乎汉人天生自卑一样。
一部《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告诉世人,历史上有个牛逼的朝代,名叫明朝,用大清康熙皇帝的说话是大明之强盛,远迈汉唐。
一时之间,网络上明粉越来越多,而与之匹配的是爱国者越来越多。
某著名公蛭矮大紧天天骂明粉,无非就是赚点钱。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大家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历史的时候。
你各个大学的历史教授在干什么。
怎么没人写一本他们十分看不起的《明朝那些事儿》。
是忙着数钱去了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