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位置,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
日军的那些侦察兵,别看部署在己方部队的周边,其实根本无法发现,在距离他们一座山头的位置,就有第三师还有新四军的大批部队,正在那里进行集结。
尤其是鲁汉带领的上万人,此时就在距离日军不到一座山峰的距离。
而日军的部队,愣是没有发现,对面的敌人此时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藏着。
他们还在那个地方,等待着前方的进攻部队,尽快取得进攻方面的进展,将前方敌人的防御阵地突破。
与此同
时,这些日军的部队,也开始部署一些在外围的小型防御阵地,作为他们的前沿侦查阵地存在。
日军所在区域,更加核心一些的位置,他们则是在那里构筑起来了不少的防御阵地。
矶谷廉介总是觉得,对面的敌人可能会选择迂回绕后,对他们的侧后方展开凶猛攻击的策略,亦或者是采取在正面,直接从他们的兵力进行吸引,然后利用其他奇奇怪怪,他们无法想象得到的战法,对他们的内部进行破坏。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他便在沿途一路行进,一路修筑防御阵地还有碉堡。
如此一来的话,在矶谷廉介看来,对面的敌人哪怕是想要攻击他们的侧后方,也需要面临大量的坚固防御阵地。
到时候,只要是他们在后方可以拖延到足够的时间那么在正面的作战,他们就可以一直保持住。
至于后方他们的支援部队,最多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这一片区域。
到时候敌人需要面对的,便是十多万的日军兵力,同时对他抚摸展开的反击。
距离此时大概百公里的位置,郭汝瑰和戴安澜的部队,在经过了昼夜不息的急行军之后,也终于抵达了大别山一带的边缘。
只是现在的他们,当没有来得及进入到前方重叠的山岭之中,天色就已经黯淡了下来。
好在这一次行军,他们带来了几个向导。
这几个向导,原本都是第三师的侦察兵,对
于大别山一带的很多地形都非常的熟悉,相当于是一个个移动的人形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