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白不赚了!
红姑虽然心里头高兴,语气里却还是端着,对王翠莲说道:“行吧,看你写字还不错,就同你合作一次试试吧。但是你给我两毛钱太少了,我要五毛。”
红姑一还价就是狮子大开口,王翠莲写一封信才收八毛,红姑就要五毛,果然是黑心算命的。
不过,论起讲价,王翠莲可是一把好手。毕竟做了这么多出生意,她多少懂得一些讲价的路子。
只见王翠莲故作遗憾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拿起桌子上那一篮子水果,作势要离开。
“哎,看来没法儿谈下去了。我原本想着你这里客人多,才打算跟你合作。一个客人八毛钱,你只需要帮我介绍一下,不用费任何力气,就能从中间赚到两毛钱,但是现在看来,我只能去找孔二狗合作了。孔二狗早先求着我我都没有答应呢。”
孔二狗是村子里头另一个算命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孔二狗和红姑可以算作是竞争对手。
红姑眼看着要到手的一大篮子丰盛的水果就要跑了,还有唾手可得的中介费,不免着急起来,忙笑道:“别急,妹子,你先坐着,有话咱慢慢说。”
王翠莲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合作已经成了七七八八了。
果然,简单聊了一会儿,红姑就同意帮王翠莲介绍客户了。
毕竟两毛钱的抽成,外加这一篮子丰盛的水果,不要白不要!
红姑的速度果然是快捷,王翠莲前脚刚刚拜访完红姑没多长时间,正在家里头喂鸡苗,后脚就有人开始登门拜访了。
一个下午,光是上门找王翠莲写信的就有四五个。
头两封信王翠莲写的还不是那么顺手,到后面越写越手顺。
王翠莲决定把价格从固定的八毛钱一封调整成按照信的长度灵活收费,需要写的信比较长的,就收一块二到一块五不等;写的信短的;就按照八毛到一块的标准收费。
一个下午,刨去给红姑的钱,王翠莲净赚六块。
这可把王翠莲高兴坏了,她原本以为一个月才能赚到二三十块,现在看来五天就能达成这个目标!
现实比王翠莲想象的更乐观,由于有红姑从中间当介绍人,大家都特别信任王翠莲,王翠莲第三天就收入了二十块钱。
红姑的客户可不仅仅局限在大同山村,四邻村子的人都有来找红姑算卦的。
但凡是有需求的,红姑都向他们介绍王翠莲。
还有原先一部分找王二奶奶写信的村民,有了红姑的介绍,再加上王翠莲收费便宜,都开始转而找王翠莲来写信了。
为了对红姑表示感谢,王翠莲特意又送上了一篮子新鲜水果当作附加品——要想赚钱,就要先舍得投入!
红姑刚巧上次吃了王翠莲送的水果,因为实在太美味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水果,红姑心里头一直惦记着,没想到王翠莲这就又很快亲自带着水果送上门来了。
自从和红姑“合作”之后,王翠莲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除了照顾文文之外,王翠莲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接写信的任务上,赚的钱也从一开始的一块两块变成了一个月二三十块。
张文文回到家里,把包挂在门口的架子上,看到王翠莲正戴着眼镜、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
“妈,你在写什么?”张文文好奇的走过去。
王翠莲赶忙用手挡住面前的纸:“没、没写什么。文文,你下班了?”
王翠莲写信赚钱这件事情一直瞒着张文文,她怕女儿笑话自己。
尽管王翠莲用手捂着面前的信纸,张文文却还是一眼看出来了:“妈,你这是……在帮人家写信?”
王翠莲很是尴尬,瞒不过女儿这双慧眼,便点了点头:“嗯。妈也是闲着没事儿,平时在家里总是闷得慌,有一回突然发现代人写信能赚钱,就想自己试试。”
张文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