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9章 做好吃的(1 / 2)

文文忍不住揶揄道:“妈,你对你女婿真好。”

王翠莲白了她一眼:“我对他好,还不是为了能让你们小两口好好过?现在有孩子了,更得把你们都照顾好了。你们两个也真是的,都这么大的人了,饭也不会好好吃,真不让妈省心。”

今天也刚好是周末,容瑾带着儿子出去玩了,文文便开始搭把手跟王翠莲一起做饭。

“妈,除了排骨汤之外,你还做了啥?”文文好奇的问道。

王翠莲笑道:“别的还没做呢,这不是在等你吗?上次小土豆满月宴你做的饭可好吃了,连妈都被你的厨艺惊艳了。这次要不你还露两手?”

文文笑道:“好啊,那就我来露两手吧!”

文文边说边把围裙系上了,动作很是熟练。

容瑾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给容瑾做点儿好吃的,让他也尝一尝后世的菜!

说到这里,文文想起了后世有一道很有名的菜,叫“佛跳墙”。

关于“佛跳墙”的来历,还有两个说法。

说法一,清朝道光年间,福州官钱局的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席间有道叫做“福寿全”的菜、是用鸡、鸭、羊肘、猪蹄、排骨、鸽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周莲吃后很满意。回家后即命厨师郑春发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础上,减少了肉类用量,又加入了多种海鲜,使成菜内容更加丰富,鲜美可口。后来,郑离开布政使衙门,到福州东街上开了一家“三友斋”菜馆(今福州“聚春园“菜馆的前身),在一次文人聚会的筵席上送上此菜。文人们品后纷纷叫好,有人即席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菜就叫做“佛跳墙”。[3]

说法二,据费孝通先生记,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到处要饭,把饭铺里各种残羹剩饭全集在一起。据说有一天,有一位饭铺老板出门,偶然闻到街头有一缕奇香飘来,遁香而发现破瓦罐中剩酒与各种剩菜倒在一起。这位老板因此而得启悟,回店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往,配之以酒,创造了佛跳墙。

总之,不管是哪一种起源,佛跳墙的价格都是不便宜的,要精心做好一道佛跳墙需要话费的心思也比较多。

不过这道菜却可以用作中午吃!

佛跳墙的用料非常讲究,佛跳墙选用18种主料和12种辅料互为融合,几乎囊括了人间大部分的美味,诸如:海参、鲍鱼、鱼翅、鱼肚、干贝、鱼唇、花胶、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鸡脯、鸭脯、鸡肫、鸭肫、鸽蛋、冬菇、冬笋等,要在一顿饭菜里凑齐这十八种主料和十二种辅料,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不过,这些对于文文来说都不是事儿,登陆拼夕夕系统,要啥有啥!

文文先是趁着王翠莲不注意,登陆拼夕夕系统买齐了材料,接着将18种原料分别采用煎、炒、烹、炸多种方法,炮制成具有它本身特色的各种菜式,然后一层一层地码放在一只绍兴酒坛子里,再往其中注入适量的高汤和绍兴酒,使汤、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坛口用荷叶密封起来盖严,然后放在火上慢慢加热。

佛跳墙最需要的就是功夫,在等待佛跳墙的过程种,文文先是简单的清炒了几个蔬菜作为早上的菜肴。

在烧煮的过程中,用火也十分讲究,需选用木质实沉而又不冒黑烟的白炭。煮时先在猛火上烧沸,随后在文火上慢慢煨炖5~6小时,这样一道美味的佛跳墙就大功告成了.揭开荷叶,一股酒香扑鼻而至,直抵肺腑。盛出来的汤,汁浓色褐。

到了中午,王翠莲外出到地里去瞧瞧,回来之后还没走进自家院子,远远的就先闻到了一阵醉人的香气。

王翠莲忍不住深吸了好几口气,赞叹道:“太香了!文文,你这是做了啥?”

文文从厨房走出来,笑道:“妈,这只是闻闻味道,一会儿吃起来才让你惊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