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婆婆,我说您老人家怎么想的啊,那曼殊再读一年就高考了,这时候给她转去城里做什么?”
“就是,城里学校不止难进,还费钱,您那点棺材本儿都搭进去了吧?”
“转学是不是还要多交钱?我听我家一个亲戚说,转到城里起步价就得两万,您真有那钱,还不如买点好吃的给曼殊补一补,瞧那丫头瘦的。”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大部分都不太赞同她带曼殊转去城里读书。
当然,也有赞同的。
“我倒是觉得转学是好事,县里的教育肯定没得城里好。”
“对头,C市那些学校随便拎出来一个学生,考的分数就比我们县里高。”
“颜大娘是深谋远虑,不愧是文化人。”
“我也想把我家那不争气的娃儿转到城里去读书,又怕他跟不上城里娃娃的学习进度。”
“……”
还有人问颜外婆:“曼殊转学,除了多交钱,还要干什么,只要给钱就能转吗?”
老太太还真没听曼殊说过需要钱。
“我听囡囡说,要入学考试。”
“提前几天去参加考试,如果过不了,就报不了名,转不进去。”
针对这种高三转学的,英才那边确实有
门槛。
这也是担心一些学生转过去影响了别人的升学率。
“啊?还要考试啊?考试的门槛高不高哦?难怪你家曼殊这一个月都待在家里好好学习。”
其实也有人想把孩子送过来跟曼殊他们一块儿学。
虽然大家不是一个年级的,但曼殊和王怡成绩好是村里公认的。
他们寻思着过来一块儿学习能让两人给孩子们讲题。
但老太太没松口,只说家里坐不开。
还有几个孩子下学期都读高三了,学习任务重。
这样变相的拒绝,才打消了一些家长心里的蠢蠢欲动。
大家关心玩
曼殊转学的事,也有人问颜外婆跟着去了城里,她的田地怎么办。
是平时周末自己回来种,还是给别人家种。
“我肯定不能回来,平时要给曼殊做饭,周末吧,来回颠簸,我又晕车。”
老太太这意思就是要把田地都给别人种。
有些愿意种的,就跟她沟通。
最后她选了两家信得过的,分给他们的都是离他们自己家近的。
说好了每年每家给一百斤粮食。
这个粮食要的少,相当于白送。
两家都很高兴。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还主动去找村长写了条子,盖了手印。
闻风
赶来的王老太,一听颜外婆把田地都送出去了,老不高兴。
大老远就扯着嗓门儿嚷嚷:“颜大姐,你看我们邻里邻居的,你咋地不把田地留给我种哦?”
“我们家种你的地,还可以顺便给你看屋。他们离得远,晚上你家进贼了都不晓得。”
种别人家田地的,帮别人看一下房子,是约定成俗的规矩。
但颜外婆哪里敢让王老太帮忙?
她是怕把钥匙给了王老太,转眼就能把家里搬空。
虽然自家这破房子也没什么好看的,但这里满满的都是老太太的回忆。
她才不想让王老太糟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