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一家比较大的内河船行了。
总本钱超过了10万两。
他肯定不愿意被快运船行吞并,自己管自己不好吗?
非要找个祖宗在头上看着?
他家的背景是一家郡王,每年都送3000两银子。
这个数目可是不少了。
贿赂一位阁老也就是5000两银子。
3000两银子相当于6000石粮食,相当于2000到5000亩地的收成。
一个郡王能够拥有的土地也就数千亩,亲王能拥有数十万亩。
现在闻人升就遇到了难题,碰到这种背景不小,又很有底气的船行该怎么办?
他肯定是要整合的。
整合起来才能赚大钱。
垄断向来是高利润的代名词。
前提是内部要管理得当,别被吃里爬外了。
闻人升有很多种灰色手段,但他自然不会首先使用。
毕竟要考虑巡抚大人的名声。
现在对方既然不愿意被收购,闻人升就用这种商业手段把它竞争垮就行了。
等到他赔钱赔到无法支付靠山的孝敬,那就不得不被兼并了。
不然的话,就是找死。
郡王这些猪们,才不会考虑他经营的困难,只知道以前送了,今年没送,就是看不起他,那就要治罪。
闻人升于是专门调遣船队,跑对方重合的路线。
同时,还分给相关的管理层一些股份。
这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跑海船的,都有身股。
因为危险大,这样能让大家往一块用力。
如此一来,果然众人干活更加卖力。
何况闻人升又专门挑选了忠实可靠之人。
相比别人来说,因为干活卖力,效率能比别的船行高出一倍甚至两倍效率。
一个干活努力的和一个摸鱼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即便是船只和帆都一样。
而在闻人升忙于这事时,王巡抚让人把他叫来:
“贤侄,今年的乡试又到了,我已经派人将你户籍改到此地,你可以在这里的省城乡试,不知你把握如何?”
闻人升既然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那当然不会放过科举。
他不能使用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和理念,但八股和经义,自然不是问题。
因此闻人升就说道:“有十成把握。”
“乡试极难,尤其是在江南之地,不过江南的举人更加有官场底蕴,所以我才将你改过来,既然你有这样的把握,那是再好不过。”王巡抚高兴道。
随后闻人升下场考试。
乡试结束,他果然得了解元。
老宗师夸奖他的文章:“圆融无碍,处处妥帖,绝佳之时文”。
还说这得是进士三甲之列才能写得出来。
王巡抚很高兴,又保举闻人升升官。
这次直接升了省城同知,虽然看似是个副职,然而背后有着巡抚,那就是知府也要听他的。
这就是名和实不一样的地方。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始命天下朝觐官举廉能属吏,其后定制九卿准许保荐属员,督抚藩臬保荐道府州县之官。
等到闻人升要考进士后,可以先辞官,再去考,走清贵翰林。
这是两不耽误,和后世考大学后,发现不好,退学再考,异曲同工。
闻人升自然是轻松处理了一府之事,人人得用,选拔贤能,清理污吏,一府迅速得治。
一时间人称能吏。
与此同时,他一心多用,继续扩充快运船行。
并且开通了帐局业务,也就是捎带银两的业务,在这里用飞票存银子,在另外一地用飞票取银子。
中间付手续费。
这种事完全考验的是信用和官府背景。
没有背景休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