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心斗角,其实那里都是一样的。”
“当初我父皇对母后也是情深意重,同样是相当敬重。可后宫之中不也是新人,不断抬进来?有各部族进献的,有选秀选进来的,也并不差太多。历代母亲早逝的皇子也有很多,而这些没有母亲庇护的皇子,过得都不是太如意。有的年纪轻轻,便受不了排挤出家为僧。”
“我三皇兄就是这个样子,他的生母在他两岁那年便去世。虽说母后将其留在膝下亲自抚养,对待他如亲生子一般,我们兄妹几个也没有排挤过他。可在父皇母后相继去佛爷那里后,他不顾大哥的挽留出家。只因为宫中一直都有流言,他并非父皇之子,而是一个野僧之子。”
“母后一直礼佛甚为虔诚,从未做出过任何伤害他的事情来。宫中出现流言后,母后也一直在严查。但那个流言,却依旧给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最终在父皇母后相继去世后,他便出家为僧。为了避开宫中与朝中的是是非非,他就连出家都没有选择在皇室家庙的天龙寺内。”
“而是去了大理城外,一座不出名的小寺庙出家苦修。我去无量山避祸之前,曾经去看过他一次。当年我那个意气风发的三哥,已经成了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僧人。便是对我这个从小一起长大妹妹,也是只谈佛经。天家内部的争斗,向来都是残酷的,也从没有无辜之人。”
“其实那些流言的来源,我虽说置身事外可也是很清楚的。当年身为大理国皇太子的大哥,在中原历练受了极重的伤。虽说在中原也得到救治,可回大理国之后,却因为伤势实在过重,所以一直修养了很长时日。宫中见到大哥伤重,便有些坐不住的人,升起了窥视夺位的心思。”
“而母后膝下,除了大哥之外也只有他。有些人为了争夺储君之位,便将他视为当路虎罢了。都说流言止于智者,可也是三人成虎。就这么一个低劣的流言,硬生生的将我那个,曾经才气满大理的三哥逼得出家为僧。而这些所谓的流言,其实以母后的能力不是查不出来。”
“如果母后当年真想查,那些幕后人根本就瞒不住。所谓的没有查清楚,只是母后发现根就没有办法查。因为此事,不单单涉及到其他的皇子。更重要的,还涉及到了大哥长子,也就是如今在位的我那个皇侄。大哥重伤,三哥才干远在他之上,他担心一旦大哥有什么意外。”
“皇位会落到作为母后的养子,也算是半个嫡子的三哥手中。而他这个大理国皇太子的长子,只能空欢喜一场。所以,在其他叔叔搞出这个流言后,他虽说没有参与其中。但却暗中放任,甚至操纵这个流言散布给各个部族的首领。如果大哥真的不治,父皇册立三哥的话。”
“当时的大理国,恐怕会立马祸起萧墙。所以我三哥为了避祸,也为了大哥,最终选择了皈依佛门。你没有走到那个地步,是因为被娘娘下了那么多苦心,磨练得心性极其极坚,为人又是手腕极多。你能走到今儿的地步,更多的是要感谢娘娘。换了别人,你也不会更好。”
“若是大行皇后待纪王,真的是我猜测的那样。再加上几个嫡子的排挤,纪王这么多年,却是连一个倾诉的地方都没有。养成了一个偏激的性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你这么处置他,包括你今儿最后的关头,放过了已经送到你嘴边纪王妃,都是那个实际上同情心在作怪罢了。”
段锦的这番分析,让黄琼不由得恍然大悟。他这才发现,自己虽说对纪王编织流言,侮辱母亲气愤归气愤,但最终处置与其说是处置,还不如说是敲打更恰当一些。保住老爷子的体面,固然有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的确正如段锦所说,是潜意识上对纪王的怜悯在作祟。
也许是听了永王说出纪王真实身世后,因为自己刚出宫的那段经历,最终对那个家伙处置上还是心软了。想到这里,自认为如今已经锻炼的,心中对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再心软的黄琼,却是苦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