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一个叫叶家村的旮旯地方,有一户人家,家里男人叫叶百胜,黑瘦黑瘦的,脸上很多皱纹,但很精神,实际年龄是40几岁,也许是长期务农劳作,日晒雨淋的缘故,看起来有50岁的样子。只见他一早起来,在前院里杀鸡,笑容满面,时不时叮嘱在厨房忙着的妻子陈美娥,加快速度,一会客人就来了,只见厨房里摆满了要炒的大大小小的10多个菜式。而院子的另一边小儿子,叶凌,约莫14、5岁,瘦小且黑,他在帮着洗青菜,全家好不欢喜,看来今天是一个好日子。
二楼大儿子叶尘,坐在窗台前,望着远方充满期待,一个18、9岁的少年,1.75米,但体形修长,简单的板鞋,牛仔裤搭白色T恤,顶着寸头,眼睛黑白分明,阳光有神,外貌没有特别出彩,但较健康的肤色,有一种军人的英气,这也许是他从小跟随村里的黄老头练武以及长期习惯早上跑步形成的气质。
本来他一早就下去厨房帮忙的了,只不过碍于母亲非得坚持让他去忙自己的事情,最终作罢就又上楼来了。过几天就是叶尘去大学报到的日子,这是家里的一大喜事,原来在这几百人的小村庄,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而且叶尘考上的是远东省远州市的一所985大学,叶百胜这段时间非常的开心自豪,故今天请了些平时的熟人和亲戚,图个喜乐热闹摆上3、4围酒席,也算是为儿子饯行。
约莫中午,陆续来了客人,有邻居、村里的熟人、父母亲各边的亲戚,坐下来也就刚好4桌,期间大家说说笑笑,谈到兴起的时候,大家也都陆续敬酒一生平凡在村里也豪不起眼的叶百胜两口子,殊不知他们的儿子能够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也许大家都在心里想着,以后这一家子怕是有出息了。临酒席结束时,也不知道是不是隔壁邻居叶国兴大伯提了一句,现在叶尘好不容易上了大学,以后在在大城市求学,要用钱的地方多着了,要不我们现场也意思一下,这个提议,马上就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说好。这个3、200,那个5、600,也有1000的,总的来说不至于有太出彩的捐赠,但对于几乎一辈子待在乡村生活工作的乡亲来说,这也是难得的纯朴善良。差不多下午2点半光景,酒席结束,众人散去。
好不高兴的叶百胜,今天居然醉了,也是这么多年的难得一醉,睡了一下午,待叶凌叫醒他,已经是傍晚时分,只见妻子在忙碌着炒菜,其实也就是将今天剩下的饭菜热炒一下,而另一边叶尘已经摆好了碗筷。饭桌上,穿着朴素,而体形有点偏胖的陈美娥,不停的给叶尘夹菜,仿佛离开家以后,就不懂得照顾自己,也不停的叮嘱他,以后出到了外边一定不要打架,做事要多想,有些小亏吃了就吃了,外边是大城市,不是乡镇。叶尘也只是不停地说好,只能回答,妈,我清楚怎么做的了,你和爸都放心。而黑瘦个子叶百胜,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回过神来问了妻子,今天捐款有多少钱,然后美娥说,不到2万块。叶百胜沉思了半分钟,开口说,儿子,我觉得亲戚乡亲的这些钱,我们还是退回给他们吧,虽然家里现在确实也有点困难,但我们还是能供得起你读大学,现在领了这些钱,后面的情分也还是要还的。叶尘回答,没问题,爸你就全部退回吧,到时候我在大学还可以兼职,边读书边赚钱,我都有计划了,之前也问起了高中的师兄,他们现在也在远州读大学,他们说学校也有很多勤工俭学的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叶尘和高中的几个死党聚了下,知晓了一些同学的情况:有计划出去找工作,有继续读大学,也有复读的,更有少数人还没有想好,可能待家里看能否谋得一份求生的职业。人生的道路或许也是由此开始,后面各自的人生不同,精彩还是平淡,大家都是未知数,只是不管怎么样,大家脸上都是挂满了青春无敌的朝气神。无论是外出读书的还是打工的,也许他们一想到马上就可以离开熟悉了将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