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或许对朝堂上的权柄博弈并不敏感,但却能敏锐地感知到大昭将要陷入内乱的动荡之中。
如今邻国或是战败,或是成为盟友,无外敌出兵进犯的威胁,皇室与武鸣王府都兵强马壮,且横梗在两者中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别说他们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百姓也盼着他们能早日解决纷争,还大昭一片安宁。
在萧庚辰驱逐北凉大军于黑沙滩以北后,武鸣军辖区尽数戒严,呈环带状沿着大昭版图,将腹地密不透风地围困住。京都居于中心偏北的位置,根本无法得到南越新军驻地的乔宜的护佑。
哪怕三岁稚子都知道,驱逐外敌,收复失地后仍回不到太平盛世,还有一场内乱即将到来。可武鸣辖区戒严,谁都不知道军队的调动情况。只要大军没有开拔合围京都,那萧庚辰便仍然在等待时机发兵。
与武鸣辖区的风声鹤唳相反,京都仍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模样。撤离京都的门户并没有影响东西两市的繁荣,百姓反而加大了采买力度,以备京都被困时他们能够闭门不出。
早朝循例进行,谁也不敢提及治罪武鸣王的事,因为能站上大殿的官员不至于蠢笨如猪,竟看不出京都已经完全脱离了京都的钳制。而高旭对此种种恍若未闻,每天尽心尽力地协商政务,无论是也吉公主掀起的惊涛骇浪,还是萧庚辰的潜在威胁,他都没有要主动提起的意思,反而格外注重今年的文举。
“启禀皇上,按例文举殿试应由文渊阁事先拟定,再转交皇上过目敲定。如今文渊阁首辅之位空悬,八大学士皆巡游在外,朝中实在无人可堪此任,还望皇上示下。”
以往殿试选题一如朱批票拟,昭帝只有老老实实签字“锤定”的份儿,整个文举都掌控在陆家统领的内阁手中。倒不是怕陆家徇私舞弊,只是这样多有巩固和强调陆家在文林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嫌。
如今陆家退出京都,文渊内阁惨淡凋零,反倒正合了所有人的心意,高旭也不例外。
他高坐于皇位之上,语气淡然得像是在说什么无足轻重的事道:“既然朝中无人,内阁无臣,那么如今的文渊阁便是形同虚设……”
“微臣惶恐!”主考官敏锐地察觉到情势有所变化,带头跪下来请罪道,“望皇上三思!”
有眼力界的,尤其是现在朝堂上剩下的几乎全是文臣,顿时就明白那把悬在内阁上的大刀终于到了挥下的时候。
他们以陆家为首,在陆之林决定隐退时没有挺身而出,力保挽留。如今到了新帝要裁撤内阁的时候,他们说什么也要保住内阁,也是守护在重武轻文的大昭,文林能公平入仕的保障。因此就算没有收到陆晴曛的求助,他们也不会眼睁睁地顺着高旭下令裁撤内阁。在场文臣齐刷刷地跪满一地,甚至比早朝给高旭请安还要虔诚。
“设立内阁,本就是为了通过文举选贤任能,发觉文林中的才干为君分忧。如今四处动荡,八大学士被困于地方不得返京也是寻常之事,待战事平定后,他们自会回京为皇上分忧。”
“是分忧,还是分权?”高旭毫不遮掩地揭开现实,赤裸裸地质问道,“是为君分忧,还是把持政权,凝结文林来抗衡武鸣王府?”
“微臣惶恐,皇上息怒!”
高旭继续道:“朕并不否认,自内阁设立至今,的确在处理政务上矜矜业业,鲜少出错。可如今内阁首辅空悬,整个内阁运作趋于停滞,可朝中政务照样处理得当。既然如此,内阁本是可有可无,那你们来说服朕,为何还要留着内阁不动?”
“兵权集中于武鸣王府,已经养出狼子野心的武鸣王。怎么?你们文林也想反吗?”
他气势迫人,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一句句质问将底下的文臣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他们的确无法理解高旭在内战爆发前裁撤内阁的用意,可他们也知道内阁被拆得七零八落,内阁把持的事务决策权或是分散到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