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爱民如子,也知道嘉靖帝稳重聪哲,不会被情绪左右,而做出不理智之事。
他带着一些平时受过他恩惠又对维护清流地位非常在乎的翰林们来跪谏,只是想让天子更加切实地感知到来自宗室、清流一起加注的压力,包括也让阁臣九卿们感受到。
阁臣王鏊和九卿席书、吴一鹏、赵璜等的确也跟着来左顺门。
他们的确感到不安,既怕皇帝因此被激怒悍然下旨对严酷处置这些翰林,又担心皇帝责怪他们不申饬这些人。
“你们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不能上本说,非得又这样?”
王鏊因而先问了一句。
的确是又这样。
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大臣在左顺门伏阙过,只是因杨廷和临时反水而导致伏阙失败。
为保家业而打着维护清流地位名号的谢丕答道:“事关国体圣德,不得不如此!”
“什么国体,你谢侍讲不就是怕自家走私的事被查出来,才这么为李家犯颜进谏,却还要连累一众翰林跟你一起做这事!”
户部尚书席书这时申饬了一句。
谢丕则红了脸,道:“我谢家世代书香,两代鼎甲翰林,岂容你这小人污蔑诽谤!”席书呵呵一笑。
这时。
费宏和王琼从左顺门内走了出来。
王鏊见此走了来问道:“陛下怎么说?”
“是啊,可有什么圣旨?”
赵璜这时也忙过来问了一句。
“陛下有旨,已让我们一人兼管吏部,一人兼管兵部!”
费宏这时言道。
赵璜一怔。
但随后,他立即言道:“陛下圣明!”
尽管,他还不知道天子为何让费宏兼管吏部,王琼兼管兵部,但在他看来,说天子圣明总没错的。
王鏊则是微微一怔,看向谢丕等人:“那这些人?”
“陛下自有处置!”
费宏淡淡地看了谢丕等人一眼,说后就甩袖去了内阁。
这时,王琼已经到了内阁。
王鏊也跟着费宏走了来。
吴一鹏等九卿有些艳羡地看了这三人一眼。
他们都想入阁,也因为有这样的心思,而都没有选择跟着伏阙,只站在一边怔怔地看着谢丕这些人。
王鏊也正有些艳羡地看着费宏和王琼二人。
费宏和王琼一个人兼管吏部、一个兼管兵部,让他意识到肯定出了什么大事,才让皇帝如此放权。
他不得不承认,当今天子虽然杀人狠辣,但用人也很有魄力。
而靠乡党筹资两百万银元进内阁的他,还不得不承认的是,两百万银元进内阁是不够的,还得进御书房,这样就可以先一步得到更准确的消息,还能先拿到更多的权力。
而他清楚,消息比别人先一步知道,有时候就会产生很天差地别的命运!
只是,王鏊不知道他的乡党还愿不愿意再两百万银元,帮他进御书房。
当王鏊在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宫里的太监张锦走了出来,来到了谢丕等人面前。
王鏊见此不禁好奇,也就走了回来,却见张锦宣读的是昭圣张太后的懿旨。
“太后懿旨问翰林侍讲谢丕:尔率众翰林在这里为反贼说话,你谢家是要和那些上疏乱政的藩王们一起乱先帝们传下来的江山社稷吗?!”
张锦念了起来。
这个时代,天下不少清流士大夫是很在乎大宗小宗之别的,尤其是讲究尊主宗而屈小宗。
而推而论之,在天下不少清流士大夫眼里,张太后是如今天家主宗的唯一代表,所以张太后这么诘问谢丕,等于就是明着否定谢丕,说他不忠不臣!
谢丕听后目瞪口呆,但随即就忙伏首答道:
“臣家岂敢乱先帝江山?臣等这就离开,以证其心!”
谢丕说着就站起身来。
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