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后,又被朱厚熜下旨以督粮官身份去甘肃宣旨撤彭泽和许铭的职,顺便调查甘肃边情。
所以,朱厚熜希望严嵩能在九边看到一些问题。
“陛下即位改元时,各边就降瑞雪,麦苗滋润,故皆收成丰稔,兵民亦勤屯守,虏畏而不敢窥边!”
严嵩回道。
朱厚熜沉声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发现吗?”
“圣明洞察无过陛下!”
严嵩意识到皇帝很务实,不爱听虚的,忙回了一句,就拿着自己心里早已准备好的第二套说辞,回道:
“臣在甘肃粗略问过,当地存在二弊:一弊在于缺钱,当地不产五金,民间多以陶器为币,铜斤收买甚很难;二弊在于粮价奇高,边镇将领多囤粮炒价,而阻商贾运粮。”
朱厚熜这才颔首,心想这严嵩认真起来,还是很能抓住关键问题的,连甘肃民间用什么交易都能注意到,包括粮商背景,看来是有认真调查边情的。
于是。朱厚熜就道:“写成章奏上,最好附带对策!妥当与否,朕自会计量,不会计较,只管大胆直陈!”
严嵩拱手称是。
“起身去吧。”
“湖广乃国家产粮重地,文教亦兴盛发达,更有宗室云集,处事当中正平和,温中带刚!”
“桂萼行事严肃敏捷,舒晟刚毅有量,难免积怨于旁,你去后当为其消怨正名。”
朱厚熜又嘱咐几句。
“臣谨记!”
严嵩暗中颇为惊讶,天子居然把桂萼放在舒晟前面,明明桂萼在湖广的官位比舒晟小。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而一时心里也就更加羡慕起自己那个学生来。
不过,严嵩没想到的是,在他刚出宫后,他的同年翰林侍讲学士翟銮还是在他离京前拦住了他:
“本欲去京郊送公,但因不知公出行之时,故来此先与公告别。”
翟銮说着就拿出柳条与所赠离别诗来。
严嵩不由得皱眉,他有意尽早离京,就是怕被人盯上找他借钱,结果他没想到翟銮还是提前盯上了他。
但严嵩还是笑着接了过来:“公雅意深情,严某铭记于心。”
“有一句不中听的话奉申,不知准达台听否?”
翟銮这时则笑着问了一句。
严嵩笑道:“公既云不中听,则不说为妙!”
说后。
严嵩就疾步离去。
翟銮僵化在原地。
严嵩这里则只让家奴回去拿行礼,而他自己则轻车简从地先去了码头,登船而走。
至于十万银元,已经先押去通州,只等他将来去通州后再提。
……
……
且说,在严嵩去湖广时,夏言早已在浙江都指挥司同知韩平所率水军陪同下到了东莱。
这是夏言第一次跨海到东莱岛,也是大明第一位巡抚级的大员到这里。
而在靠近东莱岛时,夏言就对岛上的风貌产生了兴趣,而不禁对韩平说:
“这岛适合移民屯田啊,水草丰盈,林木葱郁,河流纵横,又有大山阻挡妖风,至少靠近闽浙这边,能造田种桑!”
夏言是江西贵溪人,而小时候也从父亲在浙江严州待过,后来又考察过湖广、贵州等地,近年来又在京畿负责清田护田,自然对农耕更为敏感。
韩平听夏言这么说后,只笑道:“中丞说的是!”
这时。
金县港口处,已有海防游击和防御千户所的水军来迎,而岸上也有文官东莱知州张纶在侯。
待夏言一上岸,张纶等就立即向夏言见了礼:“夏中丞。”
夏言回了礼,接着就问着张纶:“金瓜的矿真的挖尽了吗?”
“自然是尽了,下官岂敢欺瞒朝廷。”
张纶笑着回道。
夏言背着手道:“本院不信,倒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