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嘉靖承明> 第146章 士族决裂,蠢蠢欲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士族决裂,蠢蠢欲动(2 / 3)

代表护礼派的南直士族还有其他传统的官僚,不再为自己遮掩,似乎也无可厚非。

王阳明现在也算是体验到了改制的艰难。

这对于首次在京师做九卿主官的他而言,在京做尚书,的确和在地方做封疆大吏的感觉不一样。

在地方,他是唯一的皇权代表,他可以将自己的意志直接与天子的意志的挂钩,没人可以质疑。

但在京师,他虽然是兵部尚书,但他不能一人代表皇帝,皇帝的意志也就不能再被他绑架。

他只能争取皇帝的支持。

可是。

他的反对者也可以同样争取皇帝的支持。

而且……

正如,他可以以正当的理由,让皇帝无条件争取他的理由一样。

他的反对者,也可以用正当的条件争取皇帝的支持。

当然,要获得皇帝的支持,也不仅仅是需要理由正当,更需要的是,拿出什么好处来收买皇帝。

王阳明打动皇帝的是,支持皇帝加强兵权,支持皇帝加税南方。

而现在,这些主张加强海禁的护礼派,也在有意表示支持皇帝打击走私,拿垄断海贸的好处打动皇帝。

这也就到了皇帝需要抉择的时候了。

历史上,嘉靖在禁海与开海之争时,一开始选择的是支持张璁、谢迁这些人。

但因为各种原因,张璁、谢迁都离开了朝堂,最终谢家还被灭门。嘉靖也就因此选择了支持禁海,可却也由此出现了倭患。

不过,按照历史的趋势,后面又出现了开海。

但到后面,开海已形同虚设,沿海大族更愿意走私,而不是走正规的官方贸易渠道。

这固然是因为沿海大族不愿意与朝廷分享海利,但也是因为后期皇权式微导致的结果。

朱厚熜现在没有理由不遵循历史上嘉靖在这个时候的选择。

因为现在开海派相对势力更弱一些,所以才愿意加强皇权,作出更多让步。

而禁海派则要相对没有那么大方,即便他们愿意拿出垄断海贸的一些好处给皇帝。

但只要皇权没有真正的加强,皇帝实际能拿多少,最后还是他们说了算。

最坏的情况就可能是,当皇帝支持他们除掉王阳明这些人后,他们直接来一句,天下已经没有走私,海贸也没有什么利益了,那时,他这个皇帝也只能吃哑巴亏。

所以,朱厚熜决定现在站开海派,也就是礼法主张上的议礼派。

只是……

儒家治国的朝廷,不能直接谈利益好处。

明面上,还是要以为社稷苍生这种符合圣人大义的目的为出发点,才能让自己的选择立得足脚。

这就需要主张开海的议礼派大臣来表述这方面的理由。

但这个时候,王阳明没有表态。

其他议礼派大臣也没有表态。

朱厚熜见此情况,知道这是因为护礼派势力强大,毕竟他们背后是南直士族、北方乃至四川、湖广这些地方的士族。

尤其是南直士族。

他们控制有大明绝大部分畅销海外的商货。

如布、绸缎、生丝、白、茶叶这些。

何况,他还是官僚体系中占比最多的。

所以,闽浙士族,乃至两广大户也多参与走私,但是给他们提供走私货物的主要是南直士族,配合他们走私货物的也是南直士族出身的官员。

这也就造成,议礼派即便要决定开海,决定将自己走私合法化,不仅仅要皇帝的支持,还得拉拢更多地区的士大夫来支持自己。

朱厚熜也就说道:“事涉元老公卿家族之清誉,何况还是谢老这种代表国朝大臣风骨的老臣,不能不慎,故先召谢老进京,待朕亲自问问他后再说。”

谢迁是弘治朝的大佬,在正德朝因为反对刘谨,更是当时也被居天下多数的守旧派官员推崇备至的士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