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百姓受苦,也不能让君父受委屈。”
“所以,我们就要多担些担子。”
梁储说到这里就回头看向杨潭:“公以为如何?”
因为内阁在名义上并不是代表外朝的中书省。
只有户部才在名义上是代表朝廷管财政的中央官衙。
朱厚熜真要让外朝用借贷的方式让他出内帑,那就需要户部上本借贷,而不是内阁上本借贷。
所以,梁储才需要说服杨潭。
杨潭这里咬牙颔首:“此诚为两全其美之法。”
然后,杨潭还向梁储拱手:“元辅公忠体国,鄙人自当紧随,愿上此本,累一累户部,活天下百姓,报君王厚恩!”
“公有此心。”“何愁天下不兴。”
梁储笑着回道。
于是。
户部尚书杨潭便在内阁的授意下,上了题本,请贷兴明银行五百万两白银。
与此同时。
内阁发上谕,设兴明银行。
所谓兴明银行自然是属于皇帝的银行。
这样做,为的是不直接以内承运库的名义放贷,使两者能够承担不同的职能。
而朱厚熜自然很快就批准了户部的题本。
五百万两银子的贷款在接下来也就被陆续运去了太仓。
除此之外。
杨潭也上本请求拨粮赈灾,而没再建言减漕粮。
朱厚熜自然也在内阁票拟后批红同意。
且说。
杨廷和在得知陈金被赐自缢的次日,知道了户部借贷兴明银行白银五百万两的事。
“借贷内帑?”
“亏他梁顺德也愿意!”
“陛下既然是圣君仁主,他梁顺德怎么就不敢跟内廷争上一争,他就这么怕得罪内廷,就这么懦弱吗,就这么喜欢当好人吗?!”
“居然用借贷的方式要内帑。”
“谁来还,怎么还?!”
这一下子。
杨廷和也是真的稳不住心态了。
彻底破防!
因为这意味着,他要是真回内阁,就要承担五百万两外加年利三分的贷款偿还任务。
除非他让皇帝放弃这笔债务,相当于赖掉。
但现在皇帝已经批红了户部的奏请,意味着外朝与内廷一起达成了一致。
他要是让皇帝放弃,那就意味着他要让皇帝真的把前面下达的圣谕吞回去,还要否定达成这事的所有阁臣公卿。
皇帝自然不会践踏自己的皇权,达成此事的阁臣公卿自然也不会否定自己。
所以,杨廷和知道他真要重回内阁,就只能咬着牙承担下这份任务。
其实完成这份任务也不难,只是要做这事,就意味着要改制,意味着要做真正的改革。
而杨廷和是宁愿首辅不做,做改制之事的。
如同,历史上他是宁肯致仕,也不愿在自己认定的礼制上妥协一样。
所以,杨廷和知道,这道户部借贷兴明银行的圣谕一出,他就一时又不能回内阁了。
他自然也就因此蚌埠住。
急火攻心之下。
杨廷和两眼一,差点倒地。
“爹!”
杨慎见此忙扶住了他,且立即让人传郎中来,并吩咐人来收拾。
待杨廷和缓和一些后,杨慎才说:“爹,这事不排除是梁顺德想继续做首辅,所以才出了这么一条毒计,或者说天子真的喜欢他了。”
“儿子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找人上本参他!”
“父亲还是应该先回内阁再说。”
“不就是五百万两的借贷,随便抄几个家,也能还的起。”
杨慎这时说道。
杨廷和苦笑:“要是抄家就行,上次廷议,不就不用清田了吗?”
杨慎:“……”
“人心真的变了。”
“我士大夫没有以前那么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