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洄雪> 谋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谋夺(2 / 3)

出个所以然来。

刘如意见问不出什么,心想可能真与庆和帝有关,也不再纠结,只能按照殿下的意思准备回明州的一应事宜。

然而天不遂人愿,萧桓衍还未来得及进宫请辞,宁朝北境传来战报,鞑子趁天寒地冻,大雪漫天之际,奇袭大同府,大同总兵不敌,败退百里,被鞑子连下四镇,烧杀抢掠,四镇百姓死伤无数。

朝野震惊。

“啪!”

庆和帝将手中的奏折重重摔在地大殿的金砖上,满朝文武手持笏板,皆低着头一言不发。

庆和帝怒道:“一个月前就战败,朕现在才拿到战报,你们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是要瞒着朕道什么时候,等鞑子攻到北京城把刀架在朕脖子上再告诉脱吗?!”

朝臣头压得更低,无一人敢在这时候触庆和帝的眉头。一个月前鞑子初次偷袭大同,大同总兵孙钱首战失利,不敢上报朝廷,本想找机会回击,打一场胜仗扳回一城再说不迟,谁知后面几次连战连败,甚至还被鞑子逼退百里,丢了四个重镇。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连孙钱自己都想不到,见事态严重遮瞒不住,只好急忙上报朝廷。

果不其然,庆和帝震怒,这是他登基以来,和九边打仗输的最惨的一次。简直是奇耻大辱。

庆和帝下旨要斩首孙钱,连带将举荐孙钱的兵部侍郎革职。兵部尚书出列上奏:“启禀圣上,孙钱战败,虽然罪不容诛,可若是此时将他斩首,朝廷上下,一时还找不出比他还适合的人接任大同总兵一职,只怕会更让鞑靼有可乘之机,不如就让孙钱戴罪立功,迎战鞑靼,若是再败,到时候再问罪不迟。”

庆和帝冷笑:“他不是冒着欺君之罪擅自戴罪立功了几次吗?不照样败了!就算朕给他机会,你又有何把握他会胜?”兵部尚书道:“圣上明鉴,我朝九边历来战事频发,这几年边境部落更加猖狂,只是苦于国库一直空虚,拿出不更多的钱粮与之抗衡,如今朝廷削藩,收回了藩王封地的赋税,更有市舶司的进账,国库的进项远高于往年,若是能拿出一部分做为军饷,以孙钱的能力,不愁打不了胜仗。”不怪兵部尚书一直力保孙钱,因为朝廷确实派不出人了。孙钱虽然在领兵打仗上能力差了些天赋,但胜在坚守大同十余年,对鞑靼等部的情况了若指掌,也深谙如何对之用兵,能在缺钱少粮的情况下守住边境这么多年,已经十分不易,若是朝廷愿意增兵支持,多给粮草,不愁收不回失地。提到国库和市舶司,庆和帝稍稍冷静了些,这几年九边是什么情况他自然清楚,要是一怒之下真的杀了孙钱,还真是个麻烦事。于是道:“传朕旨意,命宣府总兵马承芳领兵三万支援大同,另,"庆和帝转向户部尚书,“周卿,国库能拿出多少钱来给大同?”户部尚书周士钊算了算,奏道:“户部可拨出二十万辆银子。”庆和帝颔首:“差不多,就这么办吧,告诉孙钱,朕兵给他了,钱也给他了,若是这次再败,就以死谢罪吧!”

朝臣齐声道:“是。”

庆和帝刚要宣布退朝,念头一闪想起一事:“另,传旨下去,命容王为监军,择日出发前往大同督战。”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皇上这是闹得哪一出,本朝藩王不得干预朝政,这容王原本还有个市舶司都被庆和帝想方设法撬走了,此时竞然放心让容王去大同做监军,皇上是怎么想的?

立马有臣子出列反对:“圣上,我朝藩王向来不得参与朝政,命容王做大同监军,此举恐怕不妥。”

庆和帝早就想好了理由:“不过是监军而已,既无兵权也不掌军事,更何况容王在明州时曾助明州指挥使击退过倭寇,他知道如何打仗,又恰巧在京城,正好可为朕分忧。”

臣子还要再劝,庆和帝不悦道:“若是你们让朕省点心,也不至于如此,不必多言,就这么办吧!退朝!”

说完庆和帝甩袖离开了太和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