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第251章 臣请诛于允忠,满门抄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臣请诛于允忠,满门抄斩!(3 / 4)

个字,利益。

朱祐樘没有出声,只是暗暗将这些人记在了心里。

这些要求严惩于允忠的官员,无一例外,全是江南籍贯的。

其他地方的官员,因为事不关己,所以选择高高挂起,站在原地一言不发,根本就不掺和这档子事。

朱祐樘的目光,在文官官员身上扫视了一圈后,看向了自己重新起用的,刑部尚书何乔新,点名提问。

“何爱卿,你是刑部尚书,你来说说,此事朕当如何判罚?”

何乔新之前提到过,他是赣州广昌府旴江镇人,是六部尚书中,唯一一位江南籍贯的人。

朱祐樘故意点名让他谏言,就是在试探他的立场。

若何乔新也只是轻飘飘地来一句,处死于允忠之后,就没有后续的话。

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也就做到头了。

何乔新被朱祐樘点名后,脸色顿时一沉。

他快步走出队列,手执笏板,恭敬一礼:“回陛下,臣以为,确实应当严惩于允忠等人。”

“但走私一事,牵扯诸多,应当不止有这两家人涉及其中。”

“陛下可命张鹏继续调查,顺藤摸瓜,彻底清查走私一事,将走私势力,一网打尽!”

何乔新的建议,在其他官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扩大调查范围,清查更多的走私势力。

看来何乔新也看出来了,朱祐樘斌不满足于只处理于允忠一人,而是想要扩大战果。

那他就抛砖引玉,企图通过交出更多的走私势力,用来平息此事。

但何乔新依然只是避重就轻,根本就不谈江南走私案的根本原因。

朝中的江南文官们心中一惊,对何乔新的提议,微微感到有些不满。

做做样子就行了,你这厮怎么还真跟着皇帝一起,对自己人开刀呢?

谁知道,后面被张鹏交出来的倒霉蛋,是不是自己的家族呢?

而朱祐樘对和何乔新的提议,也并不感到满意。

江南走私案,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松结束?

朱祐樘要的,远比这些江南走私集团们愿意给的,要多得多。

朱祐樘面无表情地看向何乔新,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于允忠确实该死,只是朕有些不明白。”

“之前刘大夏口口声声地说,下西洋一事入不敷出,有弊无利,下一次西洋要耗费数十万钱,而受益甚微。”

“既然如此,那为何江南的官员们,又争先恐后地下海走私,屡禁不止呢?!”

“难道是这些江南官员们,喜欢亏钱送温暖吗?”

“甚至就连私藏郑和航海图的刘大夏,他自己的家族,都在偷偷下海走私呢?!”

朱祐樘的这个问题,直指官员下海走私的核心原因,一下便令朝中所有江南官员,变了脸色。

这些官员内心恐慌至极,身体不自觉地打着哆嗦,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们江南官员们,世世代代,守护了将近一百年的秘密,就要被朱祐樘给戳破了!

自太宗皇帝驾崩之后,以三杨为首的江南文官们,就拼了命的掩饰郑和下西洋的真相。

以杨士奇为首的江南内阁阁老们,不惜一连害死两位皇帝,彻底将下西洋之事,从根本上破坏掉。

宣宗皇帝只下了一次西洋,准备第二次下西洋的时候,人就驾崩了。

大明皇帝下西洋一事,成功被江南文官们拦了下来。

到了英宗皇帝亲政后,英宗皇帝就察觉到了下西洋这事,荒废得很不对劲。

好好的赚钱买卖,怎么说停就停呢?

所以在斗倒杨士奇后,英宗皇帝便令工部侍郎焦宏,在闽州督造一百二十艘下西洋的海船,准备重启下西洋一事。

但土木堡之变后,这件事就无疾而终了。

大明皇帝下西洋一事,再次成功地被江南文官们给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