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莫名其妙地在家里暴毙。
朱祐樘对这次行动用的词语,是清洗!
不需要证据,不需要抓捕,不需要审判!
在哪里抓到这些人,就在哪里直接将他们处死!
这场大清洗,死的人数比东厂第一次清洗后宫时,要少得多。
但清洗的深度,追查的广度,却是东厂那次不能比拟的。
毕竟这一次,追查的可是十八年前发生的事了。
当时的很多参与者,在这十八年间,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相继离世了。
在清洗皇宫内的宫女太监时,汪直也没忘记着手处理,和此案有关的那些外朝的官员们。
当年受张敏恩荫锦衣卫指挥佥事的那个弟弟,早在牟斌接手锦衣卫的时候,就已经被牟斌给除掉了。
但这并不代表,张敏在朝中就没有族人了。
现任太常寺卿张苗,就是张敏的侄子。
因为张敏的缘故,初擢中书舍人,后迁大理寺评事,随后拜太常寺丞加少卿。
最后因为张敏的推荐保举,推恩进太常寺卿。张苗一生,顺风顺水,高官厚禄,尽得之。
并且此人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在朱祐樘的高压统治下,依然稳坐正三品九卿高位。
但今天,张苗心中忐忑不安,右眼一直跳个不停。
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得到消息,前东厂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厂督怀恩,被朱祐樘赐死了。
怀恩被赐死,这个消息暂时只有京城六部九卿等高官知晓。
其他的尚书九卿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不说是欣喜若狂,那也至少是个喜出望外,欢天喜地。
虽然不知道朱祐樘为什么要处死怀恩,但能少一位迫害官员的厂卫头目,对他们这些文官来说,也是一件大喜事。
六部九卿们拍手称快,唯独张苗这位太常寺卿,高兴不起来。
其他六部九卿不知道其中深意,但他这位张敏的侄儿子,可是多少知道些当年的隐情。
不说别的,就是当年张敏的死,和张敏死后,张氏一族受到先帝的特殊待遇,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现在怀恩被处死,张苗的第一反应,就是朱祐樘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当年发生的事。
张苗在家里吃饭时,那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让张苗的夫人,感到疑惑。
“老爷,你今天怎么总是心神不宁的?有心事啊?”
张苗回过神来,强颜欢笑:“没,没有,就是一些公务上的烦心事,不值一提。”
“来,来,吃菜。”
张苗说着,亲自给自己的夫人和两个七八岁的儿子,夹了几块肉吃。
就在张苗一家其乐融融地吃饭时,张家宅邸的大门,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听到这阵急促地敲门声,张苗的汗毛顿时竖了起来,心中那份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
“谁啊,大晌午地敲什么门啊!”
前院里,传来家丁抱怨的声音,和前去开门的脚步声。
这一瞬间,张苗恐惧到心脏急速收缩,双脚绵软无力,全身肌肉紧绷着。
明知道这是徒劳无功,但张苗还是忍不住用力叫喊:“别开门!!!”
张苗的话音刚落,院外就传来一阵恐惧的尖叫。
这阵尖叫声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但相同的是,每一声尖叫声中,都隐藏着深深的恐惧。
“啊?!”
张苗的夫人被前院的尖叫声,惊得站起身来,用手捂住自己的胸口,惊疑不定地向着前院的方向张望。
“老爷,这是怎么回事?前院发生什么事了?”
张苗的两个儿子也被吓得,躲到了张夫人的身后。
张苗感觉嘴里发干,像是有人抓住了他的脖子一样,很艰难地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
“没……没事……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