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老多车子往春城跑。”
“嘶,这不仅进去的货多,出来的车流也比平常大了不少。”
简直就是川流不息,这条高速什么时候这么繁忙过?
……
春城某码头,一艘艘货船进港,随着货物被卸下来,一支支建设队伍也从船上下来,和货物一起前往春城的个个地方,默默地开始搞建设。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建设队令行禁止,动作格外干净利索,显然是建设兵出身。
同一时间,春城机场,一架架飞机落地,看似平常普通的机腹中,满是特殊的御寒材料和生存资料。一群群乘客从廊桥里出来,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外形衣着上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如果仔细看去,会发现这些人的眼神格外明亮有力,便是十几岁的孩子,都有着异于常人的沉稳。
他们出来后,有的坐上公交,有的打车,有的直接在旅游大巴上集合,迅速离开机场,半个小时后,他们纷纷到达目的地。
有人在商场外面摆摊,有人接手生意惨淡的药店,有人空降社区办事中心,有人进入医院装病人。
这个城市离开了一些人,并且还在陆续不断地离开,而这些新来的人,迅速占上了这些空缺。
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如同水滴融入大海一般,没有掀起一丝波澜,然后静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去观察这个城市,等待可能会出现的异常人员。
动车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这一晚,春城的所有交通枢纽都忙碌不休,整个春城暗潮汹涌。
……
5月9日,清晨。
姜启摘下眼镜,揉了揉胀痛的眼角,过去一夜,她没怎么休息,将几乎所有自己知道的东西都细细地说了出来。
李月抬头看她:“都说完了?”
“嗯。”
李月将笔记本电脑转向她:“你看看,我有没有记错。”
姜启看着那文档里数万字资料,李月不仅仅是听她怎么说就怎么写,还用比较系统、书面的文字,将姜启的话润色了一遍,从如何夺取玩家的身份,到列车上的种种,一个个要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写得详尽又全面。
姜启大致检查了一遍:“基本就是这样。”
其实也不用她检查,因为做速记的人不止李月,在场一整个小队听姜启说了一晚上的话,每个人都在噼里啪啦地打字做记录,甚至中途就有人不断出去做报告。
隔壁那些办公室里,还有更加专业的一个个团队实时地做出各种行动计划,并且立刻执行起来。
效率高到惊人。
李月起身道:“暂时没有什么事了,你先去休息一下吧。”
姜启问:“我能回家吗?”
李月:“暂时恐怕不行。”
姜启点点头,也不勉强,虽然该说的都说了,但现在依然不能证实她说的一切都是真的,继续监管她也是很正常的考量。
就像李月,因为知道了太多,目前她也是不能自由行动的,只能留在这里工作。
李月问:“有什么需要从你家中帮你拿过来的吗?”
姜启摇头:“那也不必。”
就是好不容易重生回来,她有点想念自己的小家,想回到自己的床上好好睡一觉,但既然客观条件不允许,她也不强求。
她就地找了个休息室小睡了一会儿。
一个小时后,姜启被叫醒,李月抱歉地说:“吵醒你了,我们要转移去指挥部了。”
姜启利落起身:“走吧。”
……
指挥部在一处地底下,这里简直就像一个地下城,四通八达,一间又一间的功能室,巨大的中控区,来往忙碌不休的人们,一车又一车被运进来的物资,整个空间非常庞大。
姜启有些震惊:“这里是早就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