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封过去做王,用不了三代人,就全是秦人之地了。
即便是现在,这些羌人美人全是大的部族出身,既是为了稳定这些蛮夷令他们暂且安心服从大秦,另外利用这些不同部落的美人也可以挑动羌人内斗。
这些部族也是没有任何团结可言的,平日里也是打得厉害,毕竟对于大秦他们是万万不敢进犯的,为了有限的资源,只能窝里斗了。
打着这些美人的名义随时可以进兵,并且可以给予某些部族一些物资,让他们维持在战力差不多的程度,只要蛮夷无法一统,那就是没有任何威胁的。
这些女人漂不漂亮都是要收的。
吕不韦无门无派,自成一系,向来信奉实用主义。
儒家在大秦并不强盛,虽然有嬴政支持,这几年好了许多,也有许多儒士纷纷入秦,但是依旧算不上强大。
吕不韦的政治主张和嬴政差不太多,也是希望采用非不义之战而征服,对于严苛过度的秦法,狂奔向前的大秦马车,也是想要拉一下缰绳的。
对于儒家的许多主张,吕不韦是认可的,也希望可以用儒家调节一下法家,故而吕不韦一直和儒家走得很近。
现在的冉宏也是全天下儒家的扛鼎人物,更是大秦毫无疑问的儒家第一人。
同样,现在天下未曾一统,不能自废武功,秦法可以修缮,不可以大改,更不能给其他百家大秦有更改国策的错觉。
所以冉宏现在被任命为典客。
当然,他同时也参与秦法的修缮和咸阳学宫的日常管理,人才的培养。
吕不韦详细给冉宏解释了一下怎么处理这件事,冉宏这才恍然大悟。
对付蛮夷和六国打交道还是大大不同的,而且自己也确实有僭越之嫌,别管是不是为了大王着想,也不能想着替大王做决定,只能建议。
决定只能大王来做!
冉宏一阵后怕,差点影响仕途啊!
现在没人不想进辅政阁办的,不想入内阁的臣子不是好相国。
自己还年轻,但是内阁已经有三人已经年老,可以说不知多少人都在盯着。
权力的位置越往上越少。
想要上一步都是难于登天,最重要是必须有人腾出来位子才能上得去。
即将下去的阁臣也都心知肚明,为了自己派系不被清算或没落,亦或政治主张不被改变,也都在积极培养派系接班人。
自己身为大王潜邸之臣,心腹忠臣,又是大秦儒门代表,如今还是大秦重臣,可以说只等有阁臣下去,自己是绝对有着大大的希望进去的。
而且自己就是和吕相国走的比较近的,有着吕相国的支持的。
但是一切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大王手里。
而自己也不是吕相国唯一的选择。
要是因为愚蠢,哪怕只是耽误一个机会,也许都要多蹉跎十年啊。
冉宏对于吕不韦更加感激,有东西是真教啊。
也是这几年太过顺风顺水,对于很多事的警惕性都没了,这件事也是提了个醒,越是高处越是要小心。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若是有人上纲上线,自己怕是也不好过。
毕竟盯着自己的人也太多了。
近几年嬴政彻底掌握大权后,也将自己心腹都提拔了上去。
在这些人上位前关系还好,上位后,也是斗的不可开交。
果然,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一点点同僚之谊真是不值一提。
对于这种情况,嬴政表示,很欣慰啊。
嬴政在收下羌人上贡后也是安抚了一二,回赐了一些劣质铁器,以及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是有必要给他们提供一点武器,帮助臣服的部落首领维护统治的。
羌人的事可以暂且放在一旁了,起码一统前这群人会老实的,一统后,轮不到他们不老实,大秦还要先给他们带去文明,帮他们建立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