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热烈的掌声。
甚至一些参与了这款导弹的研究人员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导弹模型在高超音速下没有发生弹体破坏或者飞行姿态不稳定的情况,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设计没有问题。
领导前来参观的领导看着激动的人群,一边鼓掌一边欣慰的点着头,对一直陪同在他身边的郭先生轻声问道:“这次实验成功,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这款导弹没问题了?”
“还不能确定。”钱先生听到领导的话后耐心的解释道:“这只是导弹的设计模型,而且只吹了一次,搜集到的数据也不是很完整。”
“想要得到最后的结果,接下来还要用模型多吹几次,接着还要对导弹的各个部件进行全尺寸模型吹几次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
“不过既然这次实验的成功,也说明我们的设计没有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只需要根据吹出来的数据稍微调整一下就好了。”
“嗯!”听完钱先生的解释后,领导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谨慎一些是好的,不过看到导弹的模型顺利飞起来,我相信距离我们生产出自己导弹的那一天不会远了!”
考虑到安全因素和保密原因,领导和在场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番亲切的交谈后,就离开了这里。
在我们的导弹没有真正造出来之前谁也不敢保证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会不会搞破坏。
而作为专门为导弹研究建立的501风洞实验室,自然也是那些人关注的重点对象。
虽然在我们和老大哥完成这款风洞的技术交换后,老大哥那边也不再关注这里了,但是可别忘了,对面还有个校长呢。
经过一次次的风洞实验,实验的对象也从一开始的等比例模型变成了全尺寸零部件,搜集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完善。
这些数据经过杨宁的计算处理后,钱先生和他领导的导弹研究小组也根据这些数据对设计图纸进行一次次的微调。
终于在在各项指标都达到了现有技术水平的最佳数据后,我们的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导弹也被成功制造了出来。
和历史上一样又不一样,一样的是这款导弹依旧被命名为压倒西风的东风1号。
不一样的是此时的东风1,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枚东风1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