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感到好奇,想要看看杨宁能够通过这个实验性质的算出些什么。
但是看着看着,郭先生的神情凝重了起来,本来想拉着杨宁讨论一下,但是看到杨宁还在那里忙着处理刚才的实验数据,于是把俞院士拉到一边,两人就杨宁的这份图纸讨论了起来。
“这”当看到杨宁算出来的风洞数据后,俞院士的第一反应是这份数据是不是算错了。
“喷气口直径达到两米,整个风洞管道长度超过100米,这种这么大的风洞,对于高温高压端的初始气压要求很高啊!”
“还有这个不抑制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而是利用爆炸产生的爆轰加大空气压力,这简直就是有点异想天开啊,国外也没有这种理论啊!”
就在郭先生怀疑杨宁是不是算错了的时候,俞院士在经过了最初的震惊过后,看着杨宁算出来的数据思考了起来,越想他的眼睛就越亮。
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就是俞院士最先产生爆轰想法的,只不过一开始他觉得自己有点异想天开,所以直到80年代的时候,俞院士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才发现这种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现在杨宁已经把这种理论设想提出来了,俞院士顺着杨宁的思路,越想越觉得这种设想很有可操作性,于是他对郭先生说道:“老师,这种理论设想我觉得很有操作性。”
听到自己这个学生的话后,郭先生惊讶的抬头看着他,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听错了,于是再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我觉得杨工的这种理论设想很有操作性,不是完全凭空想象出来的。”
俞院士一开始看到郭先生的神情还有些犹豫,但是一想到我们现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困境,于是鼓起勇气再次大声说了一遍。
这个时期,为了研究超音速飞机的气动外形,鹰酱老大哥,甚至约翰牛和高卢鸡等航空强国都是靠着大型亚跨超音速风洞给模型吹风获取阻力曲线数据的,数据不好就修改模型,直到输出的曲线比较接近期望值。
这其中越大的风洞吹出来的数据在工程上越有参考价值,越有可能在详细设计中发挥作用。
这些国家现在的跨超音速风洞就已经达到了2米级别,我们要是没办法造出自己2米级别的风洞,就没办法在航空航天领域赶上这些国家。
看着自己这个学生坚定的眼神,郭先生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要是觉得可行,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们这些老师会站在你的身后支持你。”
“还有,要是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的话,就直接去找杨宁,让他帮你们解决,你也别不好意思,谁让净给我们找麻烦呢!”
得到郭先生的同意后,俞院士激动的说道:“老师放心,我们一定会研究出来自己的大型风洞。”
杨宁虽然在一旁开启超脑模式处理着这次实验的数据,但是这对师生的谈话他也听得一清二楚。
听到俞院士终于大胆的说出了他对爆轰理论的设想后,杨宁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要是他的轰爆理论能够提前实现的话,那么我们依据这个理论设计的风洞,或许因为直径问题达不到后来的jp10那种7马赫风速,但是达到jp8的3马赫风速就足够我们用到21世纪了。
毕竟现在的航空航天技术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能把飞行器的速度提升到30马赫的地步,也用不到风速那么快风洞来测试。
杨宁觉得只要俞院士下定决心研究爆轰理论,再加上他自己的协助,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把我们的直径2米的大型风洞研究出来。
“怎么样,看到我这份图纸,是不是很惊讶?”杨宁处理完这次的实验数据后,看着这对师生说道。
“确实,你的这个设想,真的有点出乎预料了。”郭先生看着杨宁,苦笑着说道。
“不过现在想要实现这种设想,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