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能有几人真正走出大山。贫困的家庭无法为孩子们提供经济上的助力。在那些山村儿童们最单纯稚嫩的思维中,想要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便只是城里孩子们平时在教室课堂里听到几乎厌倦腻味的四个字——好好学习。有人只将它当做一句无聊口号。有人却不惜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执着而坚定地将其视作救命稻草,有如孤注。连前排副驾驶座上的马晓帅都不晕车了,听得满脸触动唏嘘:“哎……”“那能在这山里办希望小学,也是大功德一件啊。”“了不起。”老村长一脸深以为然:“那可不!”“俺们希望小学那都是孙老师一个人辛苦操办起来的。”“这山里十多个村子,俺们所有人可都把他当做大恩人哩!”说着又来了精神:“快到了!”“你们都是大学生文化人,能有共同话题。”“俺这就带你们去见他!”说着又是一脚油门。三蹦子柴油猛烧,发动机突突震动,带着车斗里的几人和马晓帅的惨叫声继续朝着山上飞驰而去。……十分钟后。终于抵达目的地。山里的希望小学就建在距离平顶村不远的一片山间平地上。抬眼望去,就能看到这是一座两层高的连排红砖小楼,甚至没有校门,前面就是一小片空地,还立着一座升旗台,红旗在山风中飘扬飞舞。而升旗台前的空地上,这时候已经站满了希望小学的孩子,大概有个一百来号人,似乎提前就已经出来等待。从三蹦子车上下来的时候,东大同学们都忍不住一顿弯腰干呕。实在难受。而希望小学人群那边,一位年纪约莫二十七八的年轻男老师已经快步迎上来,态度无比热情:“欢迎欢迎!”“大家远道而来都辛苦了啊——”“我叫孙义,是咱们平顶村希望小学的老师……”身为带队辅导员的徐亮和沈舒迎也努力缓过劲儿,面带笑容地和这位希望小学的负责人老师握手问候。孙义握着两位东大辅导员的手紧紧不放,语气热情真挚:“咱们这小地方,学校老师也就两三个。”“我学历最高,也就是个大专。”“今天能有你们这些东大高材生过来指导……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来来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边说着。孙义一边热情招呼着让东大的同学们来到学校前的空地上,同时开口解释:“我们这儿学校老师人手不多。”“一共一百多个孩子,只能分成三个年段,每个年段也就两个班,还得经常凑一块儿上课”“要不然实在带不过来。”孙义介绍的工夫。升旗台空地上的孩子们也正睁大眼睛看着这突然造访的东大同学们。目光有些怯怯的。带着敬畏。也有着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