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兵法吏与妖族附庸
虎山岛水光葡萄藤。
朱艾玲、朱艾红两姐妹,各捧了一套蛛丝软甲,拿给岛主余书洋过目。
一套是用水光蛛丝做的,薄薄的如同一层冰壳,水光蛛丝清透如水,瞧着很是精巧。
另外一套是用月光蛛丝炼的,这月光蛛丝比水光蛛丝更透亮,而且有种冰凉的触感,拿在手中仿佛是冰珠串成的珠衫。
九州沿海地区,盛夏时节喜穿珠衫,富贵人家用珍珠做,普通百姓用细竹,反正都要穿的透气一些。
余书洋拿在手里,上下左右的看完,又拿给表弟李真看,让他说说感受。
这是蛛丝软甲第一回亮相,李真拿在手里反复翻看,他只觉得跟蛛丝法衣并没有太大区别,不明白表哥的用意在哪里。
“表哥,这两件法衣做功都很精巧,不过,我没看出其中的深意。”李真摇着头把蛛丝软甲还了回去。
余书洋闻言哈哈一笑,打趣道:“都说修行财神道的要炼一双宝眼,你这是功夫不到家啊。”
说话间,余书洋把几处衣缝指给李真看,这才说道:“法衣是仿照天衣炼的,讲究一个天衣无缝。
咱们这软甲却不是,乃是分割成几个衣片,直接纺织而成,制作起来非常简单。”
兵甲在道兵中占比极重,纵观东海龙宫的道兵,在万千水族中只有虾兵、蟹将被选出,其原因就是生来就具备的甲壳。
人族兵士也有制作牛皮甲、纸甲、铁甲的,这类甲衣都是战甲,是修行武道的武卒用的。
余书洋对中土世界的人族少有接触,不知道人族的军队建设,根据五府兵的传闻,想来应该是成建制的。
所谓建制通俗一点讲,那就是体系,喜鱼福地的蚌女何珍珠,她搞的五金台就是龙侯水府的建制,训练的道兵按着军阵演练。
龙侯水府的兵制是一将带三支道兵,这种规格并不算大,在人族征战中,都是大兵团作战,每次都出动几十万兵马。
大兵团之中就多出一类兵官,负责承上启下,这类兵官名叫兵法吏,单独作战时,可以领一支道兵出去厮杀,联合作战时也能结阵。
蛛丝软甲、火焰枪、南瓜马车,都是兵法吏必备之物,也可以换一句话说,这三件人道兵器是兵法吏搞出来的。
在浮黎世界有兵法大家说过,大兵团作战打的就是后勤,后勤的体现就在于兵法吏的数量上。
余书洋选出来这三件人道兵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不仅仅是卖武器,也是在卖兵制建设跟后勤。
一旁的李真经过指点,也感觉到一点商机,随即跟朱艾红两姐妹询问起来,他是一边问一边盘算其中利润几何。
“表哥,这蛛丝软甲竟然比捕风法衣便宜三倍呢。”李真不由感叹道。
海蜘蛛精朱家的捕风法衣,在东海也是赫赫有名的,朱家靠着圈养灵蛛采丝,以及渔网的编制手法,把价格跟功用做到了极致。
就像富氏船行独揽海舟、法船的生意,朱家用捕风法衣,直接把廉价法衣的生意独揽在手。
余书洋闻言摇摇头,叹息道:“捕风法子是朱家的生意,蛛丝软甲即便有三倍的利,也不能在东海售卖的。
这蛛丝软甲是人道兵器,只能拿到门州做生意的,也不知道朱家六房商量的如何了。”
朱家的海霞老祖只剩百年寿,后续都靠朱三娘撑场面,这样算下来,捕风法衣、蛛丝软甲都是一家的,没必要自损利益。
李真脸上略有诧异,忙解释道:“表哥,朱家是朱家,捕风法衣是捕风法,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的。”
随即,李真就给表哥解释其中内情,原来,捕风法衣的生意,只是挂了朱家的名,实际上还是东海龙宫的产业。
朱家毕竟投靠了东海龙宫,当年海霞老祖进龙宫当了女官,专门负责给龙女、龙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