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五色神光掌与劫争棋局。
太平会馆、鸳鸯院。
余书洋手中拿着鱼尾冠,以黑色玄水催动,放出一道五彩玄光,这光与霞光略有不同,都是玄彩玄色。
鱼尾冠是五阳金打造,鱼尾上嵌着六种宝珠,既:避尘珠、避毒珠、避水珠、避火珠、定风珠、清凉珠。
六种宝珠都有一寸二分长,各个都是难能可见的珠宝,镶嵌在鱼尾冠上,随着五彩霞光绽放一股珠光宝气。
此时随着玄水法力的催动,黑色法韵与五彩霞光相合,六种珠光宝气也各有变化。
避尘、避火、避水、定风四珠分属土、火、水、木,鱼尾冠又是五阳金打造,可谓是五行俱全。
随着微尘劫争的五行变化,四颗宝珠各自对应一道劫争变化,珠光中隐隐约约浮现残缺的符纹。
余书洋刚开始也没留意,一心催动黑色法韵,带动五彩霞光施展微尘劫争。
凭借着五行五色的法理,不等多时,他就将五彩霞光分做五彩玄光,五道玄光合在一起,就化作长有五指的巴掌。
五彩玄光掌一经显化出来,就多出一擒拿、镇压的能力,掌纹由五色五德构成。
余书洋身上只有阴德,还被他炼入九瓣地运金莲,收在灵台之中,故而五德掌纹都极其模糊。
靠着玄武龟甲的推演之能,他将五德掌纹一点点还原,被他解析出六个凤文。
分别是:圣、道、福、阴、功、德,对应五德法门,既是:圣德、道德、福德、阴德、功德。
此时余书洋洞悉丹凤传承,修习五德,身披五彩霞光,万法不侵、万劫不伤。
相比之下,孔雀的五色神光就落入下乘,只注重五行变化,少了形而上的精神,即便将五行变化炼到极致,终究难逃过崩灭的结局。
通俗一点讲,五行变化无论是相生相克、逆生逆克,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最后都有败坏的时候,毕竟世界也无法做到永恒不灭。
而五德变化,不落实质,从始到终都是精神,可谓是极虚极空,不存在崩灭败坏的时候,自然也难被克制。
领悟到这一点,余书洋忽然觉得豁然开朗,微尘劫争就是炼虚化形,换一句话说,那就是从五德变化到五行变化。
想到这一点,他再催动鱼尾冠,就见着五彩玄光掌,就像蜕皮一般,一道虚影从掌上揭落,化作一道五色神光掌。
这五色神光掌以黑色法韵为根基,相比起五彩霞光要暗淡与多,不过也有了刷落五行的能力。
余书洋将宛若虚影的五色神光掌收入玄窍,这是玄武龟书真形法符,炼成的第三道法相变化。
玄窍中的三道真形法符,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也是炼法、施法的根基。
除去突破九品汇聚的法相不算,余书洋又炼成了——九阳玄水龟、五丁阴火蛇,以及五色神光掌。
三道法相变化,都代表了他对玄武水法的理解,也是他对敌施法的手段。
余书洋在催动鱼尾冠,这回汇聚五彩霞光结成掌,没了黑色法韵的混合,颜色也更加鲜亮,应该叫做五彩霞光掌了。
有霞光、神光两掌,余书洋不仅能施展擒拿、镇压,也能凝聚光气为棋子,直接虚空布置微尘棋谱。
他演练许久,发觉借用五彩霞光炼虚化形,基本没有可能,且不说以他八品的修为,不足以支撑他炼虚化形。
就是借助法宝鱼尾冠,也不足以做到凭空炼物,说白了,那是虚空造物的手段,没有上三品修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化虚炼真形的想法破灭了。
不过,施展微尘棋谱的方法,让余书洋找到了,他可以借用霞光、神光两掌,凝聚五德、五行两种棋子,以虚、实变化布置阵法。
他这道阵法能虚空布阵,不用炼制阵盘、阵基,点落九手棋子就成一劫变化,